[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99534.7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1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郜佩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仁宏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P11/04;A61P3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扁桃体炎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
背景技术
流腮是由流腮病毒引起,此病毒为单股的RNA病毒,属于粘液病毒组,表面由15~20nm原囊膜覆盖,含有病毒“V”抗原,具有凝血、溶神经氨酸、血凝吸附及溶血的特性,具感染性;膜内有一条对称螺旋状的核糖核酸链形成的内核,含有可溶性“S”抗原,无感染力,可通过补体结合试验检查出来。病毒呈多形性,通常外形似球形,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是由许多亚单位组成。病毒大小为35~540nm。本病毒只存在一种血清型,其抗原结构稳定,具有特异的过敏原,对外环境抵抗力不强。
祖国医学认为“扁桃体炎”是因感受风温,毒邪内侵少阳胆经,足少阳之脉绕耳而行,经脉失和,气血郁滞,壅阻于颈侧,凝聚面部,故见腮下坚硬弥肿疼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扁桃体炎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治疗扁桃体炎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材制备而成:穿心莲15份、连翘9份、白薇10份、真藓12份、重楼9份、浮萍6份、八月札15份、汝兰12份。
下面结合临床实验数据说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一般资料
发明人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共收集门诊及住院扁桃体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20例与对照组60例,治疗组男80例,女40例,年龄1~35岁,平均年龄15.3岁;对照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2~33岁,平均年龄14.6岁。2组性别、年龄及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
依据全国扁桃体炎临床专业会议的诊断标准:
1.流行病学:冬春季节,当地有本病流行;或患者于病前2~3周内有与流腮患者接触史。
2.临床特点:发热,一侧或双侧腮腺非化脓性肿痛,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及轻度压痛,腮腺管口红肿。且可发生颌下腺炎、舌下腺炎、睾丸炎、脑膜脑炎、胰腺炎等。
不典型病例可无腮腺肿胀,而仅出现脑膜脑炎、睾丸炎、颌下腺炎或舌下腺炎。
3.实验室检查
(1)血像:白细胞总数大多正常或略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非唾液腺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可增多。
(2)血清及尿淀粉酶测定:正常或轻度至中度增高。
(3)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①双份血清补体结合试验及血凝抑制试验效价呈4倍增长。②病毒分离:有条件者可由早期患者的唾液、尿及脑膜炎型的脑脊液中分离出腮腺炎病毒。
2、试验方法
2.1治疗方法
治疗组口服本发明按照具体实施例3制得的胶囊剂,每日3次。疗程5天。
对照组口服潘生丁,3mg/kg,分二次饭前口服;病毒唑,10~15mg/kg,溶于5%葡萄糖静点,疗程5天。
3、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
治愈:隔离期满;症状消失,腮腺炎症完全消退;并发症消失,实验检查结果正常。
有效:腮腺肿大及病证减轻;
无效:腮腺肿无改善或出现变证。
3.2治疗结果见表1。
表1两组疗效比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仁宏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仁宏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95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