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99894.7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959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郜佩环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仁宏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 | 分类号: | A61K36/90;A61K36/898;A61P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肺癌 中药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制剂,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制剂在制备晚期肺癌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肺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为目前人类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2011年全球肺癌的发病人数为16.08万人。目前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被认为是其标准治疗方案,但总体疗效显示中位生存时间不到10个月,很少有患者的生存时间超过2年,临床疗效达到了一个“瓶颈”期,且毒副反应大。近年来,靶向药物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化疗的生存瓶颈,但靶向药物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仅适用于特定人群,如EGFR-TKI(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酶抑制剂)只适用于EGFR突变的患者,存在一定毒副反应及价格昂贵等问题。
在中国,大部分肿瘤患者接受中医药治疗。中医药与手术、放疗、化疗、热疗、生物治疗及靶向药物结合等结合均显示出一定优势。
目前用于治疗晚期肺癌的中成药或中药复方种类繁多,但大部分中成药含有抗癌中草药的比例偏低,或仅有抗癌中草药,导致治疗效果表现单一,成效不佳。
中国专利“治疗肺癌的中药活性成分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CN103054881A,公开了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活性成分复方制剂:紫杉醇1~3份、华蟾酥毒基1~3份、雷公藤甲素1~3份,该配方具有种抗癌活性高、抗癌谱广的效果。
近年来,随着对肺癌的研究,也有不少治疗肺癌的中药制剂专利申请并公开,不断完善中药治疗肺癌的效果,中国专利“一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CN102861284A,公开了一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中药复方制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组成:黄芪1-10份,太子参1-10份,姜黄1-10份,郁金1-10份,1生牡蛎1-10份,蜂房1-10份,夏枯草1-10份、冬虫夏草1-10份,该组方由黄芪、太子参、姜黄、郁金、生牡蛎、蜂房、夏枯草、冬虫夏草等组成,以达到集扶正、解毒、祛瘀三种中医药治疗肿瘤法则为一体的效果,三法合用,既能扶正抗癌,又能预防复发转移。
发明人研究中药治疗肺癌多年,“辨证+辨病+对症”治疗为指导原则,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肺癌常见中医证型,结合其证型,以“病证结合”为指导思想,拟出相应处方,并通过多年的案例搜集与分析,并进行研究,得知,近年的肺癌病例中,气虚痰湿型最多,约占76.3%,其次为气阴两虚型、阴虚毒热型及气滞血瘀型;对晚期患者证型进行分析发现,气虚痰湿型最多,其次为气阴两虚型、气滞血瘀型、阴虚毒热型及热毒炽盛型。晚期肺癌的中医证型以气虚痰湿型为主,其本为肺脾气虚,热毒、痰湿、瘀血为标。
根据上述辩证思想,对晚期肺癌的中医证型进行区分,从而针对性的拟出符合该证型的处方,达到扶正抗癌的功效,成为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制剂,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论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达到既含有扶正类中草药,又含有抗癌类中草药,二者联合起扶正及抗癌作用。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制备方便,产品质量稳定。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制剂的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治疗肺癌的中药制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组分:西洋参10-15份,冬虫夏草15-30份,菝葜15-30份,紫草根15-30份,山慈菇15-30份,望江南15-30份,蛇泡勒15-30份,蛇莓15-30份,红豆杉1-3份,甘草5-10份。
为进一步提高效果,发明人对配方进行了优化的调整,调整后为:西洋参10-15份,白术10-15份,黄芪15-30份,冬虫夏草15-30份,菝葜15-30份,紫草根15-30份,山慈菇15-30份,炒薏仁15-30份,望江南15-30份,蛇泡勒15-30份,蛇莓15-30份,红豆杉1-3份,甘草5-10份。
更加优选的为:西洋参15份,白术15份,黄芪30份,冬虫夏草30份,菝葜30份,紫草根30份,山慈菇30份,炒薏仁30份,望江南30份,蛇泡勒30份,蛇莓30份,红豆杉3份,甘草1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仁宏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仁宏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98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