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垂直于纤维方向的拉伸测试加载装置及其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899949.4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4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于国强;宋迎东;高希光;薛建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4;G01N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 纤维 增强 复合材料 垂直 方向 拉伸 测试 加载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垂直于纤维方向的拉伸测试加载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上夹持杆(1)、加载框(2)、传力片(3)以及下夹持杆(7);所述的传力片(3)分为上传力片(31)和下传力片(32),所述的上传力片(31)粘贴于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试件(4)的上端,所述的下传力片(32)粘贴于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试件(4)的下端,所述的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试件(4)中的纤维垂直于拉伸测试方向,所述的加载框(2)包括上加载框(21)和下加载框(22),所述的上传力片(31)固定安装在上加载框(21)中,所述的下传力片(32)固定安装在下加载框(22)中,所述的上夹持杆(1)与上加载框(21)固定连接,所述的下夹持杆(7)与下加载框(22)固定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垂直于纤维方向的拉伸测试加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加载框(21)和下加载框(22)均为带开口的框架结构,上加载框(21)和下加载框(22)的内框开口面上均设有定位长槽(23),所述的传力片(3)上与定位长槽(23)位置对应处设有定位凸起(33),所述的定位凸起(33)能卡入定位长槽(23)中使传力片(3)与对应的加载框(2)固定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垂直于纤维方向的拉伸测试加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加载框(21)的上端面以及下加载框(22)的下端面的中心处均开有螺纹孔,所述的上夹持杆(1)和下夹持杆(7)均一端设有螺纹,另一端为光杆,所述的上夹持杆(1)的螺纹端旋入上加载框(21)的螺纹孔;拉伸测试加载装置还包括螺纹连接杆(5)、间隙消除螺母(6),所述的螺纹连接杆(5)的一端旋入下加载框(22)的螺纹孔,另一端旋入间隙消除螺母(6)的一侧,所述的下夹持杆(7)的螺纹端旋入间隙消除螺母(6)的另一侧;所述的间隙消除螺母(6)两侧的螺纹旋向相反,当旋转间隙消除螺母(6)时,能使螺纹连接杆(5)和下夹持杆(7)相互靠近或远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垂直于纤维方向的拉伸测试加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上传力片(31)为两片,一正一反地粘贴于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试件(4)的上端,所述的下传力片(32)为两片,一正一反地粘贴于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试件(4)的下端;每片传力片中部均设置有凹槽(3a),所述的凹槽(3a)的深度为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试件(4)厚度的二分之一,凹槽(3a)的形状与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试件(4)端部形状相匹配,所述的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试件(4)端部伸入凹槽(3a)中与传力片粘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垂直于纤维方向的拉伸测试加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凹槽(3a)为外侧宽、内侧窄的槽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垂直于纤维方向的拉伸测试加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定位长槽(23)为V形槽,相应地,所述的定位凸起(33)为V形凸起。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垂直于纤维方向的拉伸测试加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间隙消除螺母(6)一端倒有圆角用于标记方位,所述的间隙消除螺母(6)倒圆角的一端与所述的螺纹连接杆(5)相连,间隙消除螺母(6)未倒圆角的一端与下夹持杆(7)相连,所述的间隙消除螺母(6)具有便于扳手旋转操作的扳手位。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垂直于纤维方向的拉伸测试加载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传力片(3)与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试件(4)粘贴时使用的胶水为环氧树脂胶水或丙烯酸酯胶水,胶水均匀的涂抹在凹槽(3a)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89994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