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幅砂洗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00467.6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73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水泉;王佳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佳茹 |
主分类号: | D06B1/02 | 分类号: | D06B1/02;D06B23/04;D06B23/20;D06C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3100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幅砂洗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砂洗机械,特别是一种平幅砂洗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为扩大织物品种和改善织物性能,砂洗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砂洗是根据牛仔布石磨的原理对成品织物进行再加工的一种方法,使织物表面起绒起灰,并产生较佳的弹性和手感。
现有的砂洗机一般采用普通的工业洗涤剂,其结构是这样的:它包括有滚筒式的砂洗筒,该砂洗筒可由电机驱动或其它动力机构驱动旋转;在砂洗筒上具有一开口,开口处设有可开闭的门,该砂洗筒(包括门)上布设有水洗孔,砂洗筒内外通过该水洗孔连通;该砂洗筒外还套设一筒体,该筒体的外径需要大于砂洗筒的外径,该筒体可以与砂洗筒同轴设置,以确保二者同轴连接后具有相应区域空间,其主要作用是在筒体与砂洗筒之间的区域放入砂洗助剂(如:石粉和纯碱的混合溶剂),该砂洗助剂可以从区域空间通过砂洗筒上的水洗孔进入到砂洗筒内。使用时,先将待处理的织物面料投入砂洗筒并关上门,然后将配好的纱洗助剂倒入筒体和砂洗筒之间的区域空间内;启动电机驱动砂洗筒和筒体旋转,砂洗助剂通过水洗孔进入砂洗筒内后配合砂洗筒的转动离心力对织物面料进行砂洗操作,一次操作完毕后,在通过离心脱水原理,将废水排出。为提高砂洗质量,需要多次进行砂洗和砂洗后的织物脱水的重复操作。
在实际的操作后,我们发现上述现有的砂洗机械具有如下缺陷:
1)对织物面料长度的限制:一次砂洗的织物面料的长度最多只能达到40-50米,若需要处理更长的面料时就需要将面料裁分为多段,每一段都分别砂洗多次,因此操作十分麻烦,而且耗费人力。
2)操作效率低:若要提高砂洗处理的质量,需要多次取出织物面料,更换砂洗助剂,并重新投入继续砂洗,其操作复杂、效率低下,而且耗费人力。
3)砂洗效果差:由于织物面料采用随机投入砂洗筒的方式,因此织物面料在投入和砂洗过程中不可避免了会产生卷曲和褶皱,这样就严重影响砂洗,特别容易造成砂洗不均匀的情况。
4)织物面料容易破损:若要提高砂洗处理的质量,需要多次取出和投入织物面料,而织物面料在这样的操作环境下不可避免的容易与机器边缘或砂洗筒的边缘(尖锐或不平滑处)产生擦碰,这样也不可避免的造成织物面料破损的情况。
5)资源和能源消耗极大:由于砂洗操作需要多次更换砂洗助剂,就不可避免的造成水资源和砂洗助剂的大量消耗,多次驱动砂洗机转动也将严重消耗电能,因此,它完全不符合现有的节能要求。
6)对环境的影响极大:由于砂洗操作需要多次更换砂洗助剂,不但造成砂洗助剂的极大消耗,而且该砂洗助剂的排放也容易造成对环境的污染,不符合环保要求。
如上所述,现有的砂洗机械和砂洗方法亟待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幅砂洗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它具有砂洗量大、砂洗效果好、节能、环保,人工成本低等优点,而且有助于实现织物面料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平幅砂洗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砂洗助剂容器,该砂洗助剂容器的上方设置有从织物面料输入向织物面料输出方向依次排列的若干列具有带摩擦辊的输送辊组,该具有带摩擦辊的输送辊组一侧或两侧设置具有喷口的高压喷管,这些高压喷管的输入端均通过泵与砂洗助剂容器或砂洗助剂存储机构连接;该具有带摩擦辊的输送辊组包括一个供织物面料输入的输入辊、一个供织物面料输出的输出辊、一个供织物面料从输入方向转向输出方向的绕转辊和至少一个摩擦辊,该摩擦辊具有织物面料在输入和输出两个方向同时通过并产生摩擦的摩擦部。
所述的平幅砂洗机,其特征在于:该摩擦辊的摩擦部突出于相邻辊体的面料接触部或摩擦部的连线。
所述的平幅砂洗机,其特征在于:该摩擦辊是具有自由行程的结构。
所述的平幅砂洗机,其特征在于:相邻的具有带摩擦辊的输送辊组的一输出辊或输入辊上具有辅助辊,该辅助辊自带驱动机构。
所述的平幅砂洗机,其特征在于:该绕转辊是具有自由行程的结构。
所述的平幅砂洗机,其特征在于:该平幅砂洗机的织物面料输入端具有延伸到砂洗助剂容器内的输送棍。
所述的平幅砂洗机,其特征在于:该砂洗助剂容器内具有加热助剂的加热装置。
所述的平幅砂洗机,其特征在于:该加热装置为具有蒸汽口的循环蒸汽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佳茹,未经王佳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04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