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熔接痕强度增强的聚酰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00503.9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93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刘金;余洋;庞波;诸泉;蒋文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合诚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2 | 分类号: | C08L77/02;C08L77/06;C08K9/06;C08K9/04;C08K7/14;C08K5/09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苏运贞;裘晖 |
地址: | 510623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接 强度 增强 聚酰胺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高熔接痕强度增强的聚酰胺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如下按质量百分比计的成分组成:聚酰胺树脂40~82%、玻璃纤维10~50%、聚酰胺共聚物2~8%、成核剂0.3~0.5%、抗氧剂0.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熔接痕强度增强的聚酰胺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聚酰胺树脂在质量百分比95%的浓硫酸中测定得到的相对粘度为2.4~2.8的聚酰胺树脂;
所述的玻璃纤维为经表面处理剂处理的玻璃纤维;
所述的聚酰胺共聚物为粘度为0.6~0.9的聚酰胺共聚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熔接痕强度增强的聚酰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酰胺树脂为PA6和PA66中的一种或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熔接痕强度增强的聚酰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处理剂为硅烷系偶联剂、钛酸酯系偶联剂和铝酸酯系偶联剂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
所述的玻璃纤维为短切无碱玻璃纤维,直径为10μm;
所述的聚酰胺共聚物是由二元羧酸与二元胺进行缩合聚合反应得到或者由内酰胺开环聚合得到的聚酰胺共聚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熔接痕强度增强的聚酰胺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硅烷系偶联剂为氨基硅烷、环氧基硅烷、叠氮基硅烷、丙烯基硅烷和乙烯基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
所述的二元羧酸为丁二酸、己二酸、癸二酸、对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和萘二酸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
所述的二元胺为丁二胺、己二胺、癸二胺、间苯二胺、邻苯二胺和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
所述的内酰胺为己内酰胺、辛内酰胺、癸内酰胺和十八内酰胺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熔接痕强度增强的聚酰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核剂为蒙旦酸金属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熔接痕强度增强的聚酰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蒙旦酸金属盐中的金属离子为钠离子、钙离子、钾离子和钡离子中的一种或至少两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熔接痕强度增强的聚酰胺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抗氧剂为受阻胺类抗氧剂和亚磷酸酯抗氧剂组成的复合抗氧剂。
9.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高熔接痕强度增强的聚酰胺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口加入聚酰胺树脂、聚酰胺共聚物、成核剂和抗氧剂,从侧喂料口加入玻璃纤维,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共混挤出后经冷却、风干、切粒,得到高熔接痕强度增强的聚酰胺材料。
10.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高熔接痕强度增强的聚酰胺材料在制备汽车、建筑家具和电动工具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合诚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合诚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050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