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气体机的预燃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01713.X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327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梅;平涛;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B19/12 | 分类号: | F02B19/12;F02B19/16;F02P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孟阿妮;郭栋梁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气体 预燃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机气缸的预燃室,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引燃组织稀薄燃烧的大缸径气体机的主燃室内稀薄混合气的预燃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用于大缸径气体机的预燃室装置,且多采用旋转对称型结构,例如专利“预燃室本体”(专利申请号201520198968.X)等,其预燃室装置如图1所示。此专利公开了一种预燃室本体22,应用在气体燃料内燃机中,包括具有预燃室轴线A的预燃室24和在预燃室24中开口的上升通道26。预燃室本体22还可包括在上升通道26中开口的用于流体连接主燃烧室8和上升通道26的多条流体传送通道28。所述多条流体传送通道28可围绕预燃室轴线A非对称地设置。另外或可选地,第一流体传送通道28C可具有比第二流体传送通道小的流动横截面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预燃室本体可以使得通过流体传送通道流入到上升通道中的流体流动更加稳定。
此种旋转对称型预燃室结构,将带来两个问题:
(1)预燃室内混合气分布问题:预燃室内较浓混合气将被来自主燃烧室内稀薄混合气的稀释,且分布将受来自主燃烧室气流影响,来自主燃烧室的稀薄混合气将预燃室的较浓混合气在中心处隔断,且受上升通道的导流作用影响,来自主燃室的稀薄混合气气流速度方向为垂直向上,到达预燃室顶部撞壁后,向预燃室内侧的四周流动,导致火花塞附近混合气被稀释,不易形成初始火核,燃烧滞后,且点火后火焰能量降低,火花塞点火不稳定。
(2)火焰传播问题:由于预燃室内混合气呈现上述分布现象受气流速度方向的影响,混合气被点燃后,火焰首先向左发展,之后向下及四周蔓延,但当发展至预燃室的腔室、上升通道交界处时,由于来自主燃烧室的稀薄混合气将预燃室的腔室中的较浓混合气隔断,火焰直接进入上升通道,然后直接发展至主燃烧室。当火焰充满上升通道后,才逐渐向向预燃室的腔室右侧发展。这将使预燃室腔室的右侧空间在点燃主燃烧室稀薄混合气之前未被充分利用,整个预燃室的点火能量达不到设计能量要求,导致火焰在主燃烧室内传播速度较慢,影响燃烧稳定性及发动机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气体机的预燃室装置。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气体机预燃室装置,包括预燃室,所述预燃室包括:预燃室上部和预燃室下部,所述预燃室上部的第一轴线和所述预燃室下部的第二轴线不在同一直线上且平行设置;
所述预燃室上部的腔室容积大于所述预燃室下部的腔室容积;
所述预燃室装置还包括火花塞,所述火花塞设置在所述预燃室的上方,且所述火花塞安装在所述预燃室上部的腔室顶壁的第一开口处,所述第一开口的轴线与所述第一轴线之间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开口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轴线之间的距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气体机的预燃室装置,将预燃室上方设置的火花塞与预燃室下部均偏离预燃室上部的轴线设置,且火花塞垂直布置在远离预燃室下部的一侧;通过对预燃室上部和预燃室下部的腔体设置合理的容积比,以及预燃室内的线型进行一定的改进,能够有效提高预燃室内混合气体的均匀分布以及火焰传播时对预燃室腔体的利用率。此外,本发明在实施例中还进一步改进供气通道的设置,使得供气通道的送气方向位于火花塞气流的上游。通过本发明提供的预燃室装置,实现预燃室内混合气的均匀分布、燃空当量比在理想范围内;并使预燃室内火焰在进入主燃室之前尽可能充满整个预燃室,以充分利用预燃室内部空间,提高点火能量及稳定性,从而提高气体机缸内燃烧稳定性,提高发动机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预燃室组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气体机的预燃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结构示意图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17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