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内服中草药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01836.3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2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瓅方;丁生晨;刘彦丽;张景景;臧文华;郝鹏飞;周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阳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902 | 分类号: | A61K36/902;A61K9/20;A61P35/00;A61P15/14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朱广存 |
地址: | 47300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乳腺 纤维 腺瘤 内服 中草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内服中草药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芪20~30份、白术15~20份、当归10~15份、川芎10~15份、醋柴胡6~12份、赤芍12~18份、生桃仁8~13份、枳壳10~15份、三棱5~10份、荔枝核5~10份、桂枝5~10份、夏枯草10~15份、鬼箭羽5~9份和甘草3~6份。本发明针对引起乳腺纤维腺瘤的发病因素:如素体亏虚、冲任失调、气血不和、情志不畅、痰瘀积聚,劳倦内伤或七情不舒,研究该病的发病病因与发病机制,采用中医宏观的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以固本培元、补脾疏肝、行气活血、化痰散结为主要治疗原则;采用中医方剂“君、臣、佐、使”理论遣方用药,达到根除治疗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内服中草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乳腺纤维腺瘤是发生在乳腺小叶内纤维组织和腺上皮的一种肿瘤,是乳房良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乳腺纤维腺瘤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女性,但临床中以20~30岁女性为最常见,偶可见于绝经期女性。
目前,西医认为引起乳腺纤维腺瘤的病因主要是雌激素对乳腺组织的持续刺激和乳腺组织对雌激素的高反应性,以及与患者服用某些药物或病毒感染、自身基因的突变等。西医普遍采用手术的方法来治疗根除乳腺纤维腺瘤,但手术后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心理影响和巨大的经济负担且不能达到根治本病的效果,因此并不被广大患者所能接受。
中医对乳腺纤维腺瘤治疗由来已久,乳腺纤维腺瘤在中医范围内被称为乳核,是指乳房发生的良性肿块。以其中乳中结核如核卵而得名,归属于“乳癖”、“乳痞”、“乳中结核”等范畴。中医认为本虚标实,素体先天亏虚、冲任失调为发生乳腺纤维腺瘤之根本;肝失条达、气机郁结引起的痰瘀互结是发生乳腺纤维腺瘤之产物。公开号为CN102151325 B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治疗乳腺疾病的中药,由当归、赤芍、生桃仁、红花、丹参、莪术、元胡、川芎、地龙、甲珠、漏芦、浙贝、皂角刺、王不留行、白芷、天花粉、牡蛎、青皮、香附、橘核、柴胡、蒲公英、山慈菇、连翘、黄芪、党参、甘草、乳香、没药、茯苓和白花蛇舌草混合组成;能够治疗乳腺增生、急慢性乳腺炎、乳房纤维腺瘤、乳癖等疾病。申请号为CN104001112 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布了一种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组合中药,由下列质量比中药组成:白芍10份、郁金10份、菊花15份、青皮6份、海带10份、牛膝9份、仙茅10份、淫羊藿10份、何首乌10份、枸杞子10份、黄柏10份、丹参10份、柴胡10份、鸡内金10份、桑白皮10份。这些中药制剂整体组方、治法单一,多数从舒肝止痛、软坚散结等疾病之表着手治疗,忽视了根本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没有体现中医治疗乳腺疾病辩证施治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内服中草药及其制备方法,达到了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标本兼治的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内服中草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芪20~30份、白术15~20份、当归10~15份、川芎10~15份、醋柴胡6~12份、赤芍12~18份、生桃仁8~13份、枳壳10~15份、三棱5~10份、荔枝核5~10份、桂枝5~10份、夏枯草10~15份、鬼箭羽5~9份和甘草3~6份。
优选地,一种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内服中草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芪23~27份、白术16~18份、当归12~14份、川芎12~14份、醋柴胡8~10份、赤芍13~17份、生桃仁10~12份、枳壳11~14份、三棱7~9份、荔枝核7~9份、桂枝7~90份、夏枯草11~14份、鬼箭羽6~8份和甘草4~5份。
优选地,一种治疗乳腺纤维腺瘤的内服中草药,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黄芪25份、白术17份、当归13份、川芎13份、醋柴胡9份、赤芍15份、生桃仁11份、枳壳12份、三棱8份、荔枝核8份、桂枝7份、夏枯草13份、鬼箭羽7份和甘草4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阳理工学院,未经南阳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18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胃寒的中药配方
- 下一篇:一种防治羊球虫病的饲料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