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螺线空间曲率驱动的油水分离方法及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02180.7 | 申请日: | 2016-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2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林;李善鹏;侯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C10G33/06 | 分类号: | C10G33/06;B01D17/038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 |
地址: | 26658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螺线 空间 曲率 驱动 油水 分离 方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领域及环保科技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螺线空间曲率驱动的油水分离方法及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石油作为工业的血液,其需求量也是日益增长。稳定石油供给是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是我国的重要战略保证之一,这对油田的生产提出了更加艰巨的任务。但是随着中国许多油田进入高含水期,原油往往是以油滴的形式掺杂在水中采出。对于这类原油,现有的主要方法是通过电解来实现油水的分离,但是该方法能耗大,操作危险,不适于大面积使用。
同时,含油工业废水的排放对环境产生了严重的污染。含油工业废水进入江河湖海后,油膜覆盖水面,造成水体溶氧量减小,影响水藻的生长,并且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富集,对人类的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含油废水的排放也是一种严重的浪费,若能进行油水分离,则他们可以成为再生资源加以利用。但由于含油废水中,油滴可以微小,一般的油水分离方法效果差,能耗高。
公开号为CN104743637A的发明申请公开了一种油水分离盒及利用此分离盒的油水分离装置,用于分离含油污水中的浮油、分散油和乳化油。该装置集重力分离、离心和聚结等油水分离方法于一体,虽然具有隔油效率高、停留时间短的优点,但其结构设计及工作原理复杂,且设备维护成本高,应用范围狭窄。
公开号为CN103372331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及方法,其方法是将含水的油和含油的水分别送入油水粗分罐的油侧和水侧进行油水初步分离,随后含油的水在油水细分罐内进一步油水分离并分别排出。其处理量大、分离精度高,可以同时处理油含水和水含油两股物料,但其同样具有上述诸多弊端,如结构复杂、功耗大,设备维护成本高等。
为此,人们都在迫切地寻找一种快速高效、能耗少的油水分离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螺线空间曲率驱动的油水分离方法及结构,其具有分离快速高效、所需能耗少、无化学添加剂造成的污染及应用广泛等诸多特点。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利用螺线空间曲率驱动的油水分离方法,所述方法基于油水混合物中的油滴在螺线形曲面受到的空间曲率驱动力,使油滴定向移动至某富集处,并利用富集处所设微孔的毛管力,实现油水分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线形曲面为螺线形叶片,且为亲油性结构,所述富集处为设置于螺线形叶片上、下侧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内设置有油层,所述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A,使油水混合物流经螺线形叶片,其中的微小油滴将附着于亲油的螺线形叶片上,在其表面形成密集分布的小油滴集群;
步骤B,在螺线形叶片的空间曲率驱动力作用下,位于螺线形叶片凸面的微小油滴向上移动,位于螺线形叶片凹面的微小油滴向下移动,所述微小油滴在移动过程中将不断与其他微小油滴合并逐渐变大,并最终于上、下侧分隔板处富集;
步骤C,由于分隔板内设置有油层,在其微孔的毛管力作用下,仅油滴可通过分隔板,以此实现油水分离。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线形叶片为阿基米德螺线形或对数螺线形,其表面涂抹有亲油性物质,以保证步骤A中螺线形叶片湿润时是亲油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线形叶片的尺寸设置于5毫米内,以保证步骤B中微小油滴所受空间曲率驱动力足够使其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隔板的微孔尺寸设置于100至500微米之间,以保证步骤C中分隔板的通油阻水作用。
一种利用螺线空间曲率驱动的油水分离结构,其采用权利要求1至5所述的利用螺线空间曲率驱动的油水分离方法实现油水分离,包括若干规则排列的螺线形叶片及设置于其上、下侧的分隔板,其中螺线形叶片与分隔板均设置有亲油性结构,所述分隔板上开设有若干微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线形叶片为阿基米德螺线形或对数螺线形,其表面涂抹有亲油性物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隔板内设置有油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螺线形叶片的尺寸设置于5毫米内,以保证微小油滴所受空间曲率驱动力足够使其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隔板的微孔尺寸设置于100至500微米之间,以保证分隔板的通油阻水作用。
本发明带来的有益效果有:
较之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21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密度烃的合成工艺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精度液相脱氯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