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材挤出机出口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02496.6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5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赵银;周绍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20 | 分类号: | B29C47/2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王婷婷 |
地址: | 402283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材 挤出机 出口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管材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材挤出机出口模具。
背景技术
塑料管材因具有水流损失小、节能、节材、保护生态、竣工便捷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建筑给排水、城镇给排水以及燃气管等领域,成为新世纪城建管网的主力军。现有的管材挤出机出口模具将共挤环设置在模具的中部,当需要更换涂抹在管材上的共挤条的颜色时,会产生约等于模具在共挤环之前部分的长度加上共挤环残余颜料涂抹的一大截废管材,产生了极大的浪费,解决以上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将共挤环前置,能够有效减少废品率的管材挤出机出口模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材挤出机出口模具,包括管材口模(A)和共挤环(B),该管材口模(A)的出料端与所述共挤环(B)的进料端连接,该共挤环(B)上设有管材出料通孔(2),其要点在于:在所述共挤环(B)的进料端端面设有主流道(5),该主流道(5)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支流道(4),该支流道(4)的两端分别设有浇口(3),该浇口(3)与所述管材出料通孔(2)连通,所述共挤环(B)的外表面向内设有涂料供给通道(6),该涂料供给通道(6)与所述主流道(5)连通。
采用以上结构,共挤环(B)位于整个模具的最前端,当需要更换管材涂抹颜色时,废管材的长度仅约等于共挤环长度,极大减少了产生的废管材的长度,有效减少了废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支流道(4)正对设置。采用以上结构,布局合理。
作为优选:所述浇口(3)围绕所述管材出料通孔(2)环向均匀分布。采用以上结构,在管材外表面涂抹的共挤条分布均匀,美观大方。
作为优选:所述共挤环(B)的进料端边缘设有至少一个安装槽口(9)。采用以上结构,便于共挤环(B)的安装。
作为优选:在所述共挤环(B)上设有至少两个螺栓安装孔(8),该螺栓安装孔(8)分别穿出所述共挤环(B)的两端。采用以上结构,使管材口模(A)和共挤环(B)的连接更加稳固。
作为优选:所述共挤环(B)通过螺栓与所述管材口模(A)固定连接,该螺栓穿过所述螺栓安装孔(8)后与所述管材口模(A)螺纹连接。采用以上结构,简单、可靠且易于实现。
作为优选:所述管材口模(A)内设有模腔(1),该模腔(1)出料端与管材出料通孔(2)连通,所述模腔(1)进料端的内径自内向外逐渐增大。采用以上结构,有效提高管材的生产效率和共挤条的涂抹效率。
有益效果: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管材挤出机出口模具,结构新颖,易于实现,极大减少了在更换共挤条涂抹颜色时产生的废管材的长度,有效减少了废品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共挤环B的机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正视图;
图5为图3的后视图;
图6为图3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一种管材挤出机出口模具,包括管材口模A和共挤环B,该管材口模A的出料端与所述共挤环B的进料端连接,该共挤环B上设有管材出料通孔2,在所述共挤环B的进料端端面设有主流道5,该主流道5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支流道4,所述支流道4正对设置,该支流道4的两端分别设有浇口3,该浇口3与所述管材出料通孔2连通,即所述浇口3围绕所述管材出料通孔2环向均匀分布,所述共挤环B的外表面向内设有涂料供给通道6,该涂料供给通道6与所述主流道5连通。
请参见图4和图6,所述共挤环B的进料端边缘设有两个安装槽口9。
如图1、图3、图4和图5,在所述共挤环B上设有四个螺栓安装孔8,该螺栓安装孔8分别穿出所述共挤环B的两端,所述共挤环B通过螺栓与所述管材口模A固定连接,该螺栓穿过所述螺栓安装孔8后与所述管材口模A螺纹连接。
请参见图2,所述管材口模A内设有模腔1,该模腔1出料端与管材出料通孔2连通,所述模腔1进料端的内径自内向外逐渐增大。
使用时,塑料聚合物连续体从管材口模A的进料端送入模腔1,经冷却定型形成管材,成型的管材从管材口模A的出料端送入共挤环B进行共挤条的涂抹,完成涂抹的管材从共挤环B的出料端穿出。
最后需要说明,上述描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发明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伟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24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广电网双向改造用的FEoC接入系统
- 下一篇:输电线路防鸟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