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轧管机接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03576.3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6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永川区永青钢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00 | 分类号: | B21B39/00;B21B4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2161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轧 管机接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工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冷轧管机接料装置。
背景技术
冷轧管机是利用环孔形对荒管进行冷态轧制的工艺设备。该机具有较好的开坯性能,也能轧制普通精度的有色金属无缝管。冷轧管机最大特点为材料利用率高,且精度及表面粗糙度均优于冷拔管。
冷轧管从被加工好了后需要堆放在一起,然后对其进行打捆并转移。冷轧管在被加工时会被喷浇上润滑油,导致冷轧管在从冷轧管机出来时还带有大量的污油。加工完毕的冷轧管在累积到一定数量后需要打捆后转移。现有技术是工人人工从冷轧管机出料口接冷轧管,然后手动进行去除油污和打捆,在操作上极大地耗费人力,且滴落的污油造成了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轧管机接料装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冷轧管机接料装置,包括接料槽,所述接料槽由集油槽内并排设置的多个底架支撑,且接料槽的右端向下倾斜设置有扇形的沥油板,所述底架包括长方体形的底座、高柱、矮柱和沥油架,在底座上垂直地焊接有前后平行的高柱和矮柱,高柱包括相互螺纹套接的上段和下段,高柱的上段与下段之间通过螺母锁紧,所述高柱的下段与矮柱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有沥油架,所述沥油架为弧顶在下的弧形,在每个底架的矮柱外侧设置有“T”形的挂钩,挂钩包括横杆和竖杆,横杆后端焊接于竖杆中部,横杆前端焊接于矮柱的外侧,在每个底架的高柱上段的顶端设置槽托,该槽托与接料槽的底面贴合固定。
为了简化结构,方便选材,降低成本,所述接料槽的横截面为“V”形。
为了与接料槽完全适配,增强支撑的稳固性,所述槽托为“V”形。
为了确保连接的牢靠性,所述沥油架的前端焊接于高柱的中部,所述沥油架后端的底面与矮柱的顶端相焊接,矮柱和高柱均焊接在底座上。
为了简化结构,方便加工制作,所述集油槽由底板和围板组成,底板为矩形平板,该底板的四边均焊接有围板,围板与底板相垂直。
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安全可靠、生产成本低,在便于冷轧管放置的同时,能够对冷轧管进行沥油处理,有效防止了污油污染工作环境,并且转移和绑扎冷轧管的操作都简便,大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集油槽1由底板和围板组成,底板为矩形平板,并优选采用钢板,该底板的四边均焊接有围板,围板与底板相互垂直,围板也由钢板制成。在集油槽1内设置两个左右并排的底架2,底架2由底座2a、高柱2c、矮柱2b、沥油架2d和槽托2e等构成,其中,底座2a为长方体形,在底座2a前端的顶部设置高柱2c,底座2a后端的顶部设置有矮柱2b,矮柱2b与高柱2c相平行,矮柱2b和高柱2c均焊接在底座2a上,并且矮柱2b垂直于底座2a。在矮柱2b的外侧设置有挂钩2f,挂钩2f包括横杆和竖杆,横杆前端焊接于矮柱2b表面,横杆后端焊接于竖杆的中部。高柱2c包括相互螺纹套接的上段和下段,高柱2c的上段与下段之间通过螺母锁紧。
如图1所示,在同一底架2的高柱2c与矮柱2b之间设置沥油架2d,沥油架2d为弧顶在下的弧形,沥油架2d的前端焊接于高柱2c的中部,沥油架2d后端的底面与矮柱2b的顶端相焊接。在高柱2c的顶端设置槽托2e,槽托2e为“V”形,槽托2e的底端与高柱2c相焊接。两个底架2的槽托2e共同支撑接料槽3,接料槽3可以由角钢或者槽钢等制成,本实施例优选为截面呈“V”形的角钢,槽托2e与接料槽3的底面贴合固定。接料槽3右端设置有向下倾斜的沥油板2f。
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调节高柱2c的上段,以使得接料槽3对准冷轧管机的出料口,被加工好的冷轧管会在冷轧机的作用下自动出来,并滑入到接料槽3内。冷轧管上的污油会随着沥油板2f流入到集油槽1中。由于接料槽3所能用于容纳冷轧管的空间并不大,所以工人要将冷轧管移动到接料槽3旁的沥油架2d上。冷轧管在沥油架2d上同时还会沥油,沥掉的油污会落入到位于沥油架2d下方的集油槽1中,集油槽1中的污油积存到一定程度后就统一处理。当沥油架2d上的冷轧管到一定数量后,就用挂置在挂钩2f上的绑扎带等对其进行统一打捆。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永川区永青钢管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永川区永青钢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35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