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湿热壅滞型泄泻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03968.X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7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7 |
发明(设计)人: | 冉德焕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昊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9 | 分类号: | A61K36/899;A61P1/1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徐槐 |
地址: | 250103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湿热 壅滞型 泄泻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治疗湿热壅滞型泄泻的中药。
背景技术
泄泻系因感受外邪,或饮食内伤,致脾失健运,传导失司,以大便次数增多,质稀溏或如水样为主要表现的病症。食滞胃肠型泄泻是由于宿食内停,阻滞肠胃,传化失司,以腹满胀痛、矢气频频、泻下之物秽臭如败卵为主症的泄泻。其证候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泄如水样为主证的病证。泄泻的病位主要在脾胃和大小肠,其中主脏在脾,其致病原因包括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等。其主要致病因素为湿,即《难经》所谓“湿多成五泄”。
中医将就辨证施治,其主要分为:
1.寒湿停滞
证候:泻下清稀,严重时如水样,腹痛伴有肠鸣,痞满,脘腹胀闷,食少,或者兼有外感症状既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等症。舌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2.湿热壅滞
证候: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或泻下不爽,粪色黄褐而臭,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肛门灼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3.暑湿壅滞
证候:发于盛夏之时,腹痛泄泻,泻下如水,暴急量多,粪色黄褐,伴见发热心烦,胸闷脘痞,泛恶纳呆,自汗面垢,口渴尿赤。
4.饮食停滞
证候:腹痛肠鸣,泻后痛减,泻下粪便臭如败卵,夹有不消化之物,伴见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
5.肝气乘脾
证候:肠鸣攻痛,腹痛即泻,泻后痛缓,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诱发,平素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矢气频作。
6.脾胃虚弱
证候:大便时溏时泻,反复发作,稍有饮食不慎,大便次数即多,夹见不化水谷,伴见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面色少华,肢倦乏力。
7.肾阳虚衰
证候:每于黎明之前,脐腹作痛,继则肠鸣而泻,完谷不化,泻后则安,伴见形寒肢冷,腹部喜暖,腰膝酸软。
8.中气下陷
证候:多由久泻或大病或久病导致的久泻不止,甚者脱肛,伴见小腹坠胀,纳呆,少气懒言,体倦肢软,渴喜温饮,消瘦等。
9.上热下寒
证候:肠鸣下利,干呕呕吐,伴见心下痞满,口渴喜饮,偶有口苦,心中烦闷,小腹喜温等。
西医治疗泄泻强调明确病因,诊断程序较为复杂,治疗多对症处理,疗效并不令人满意,而讲究辨证施治的中医也没有针对湿热壅滞型泄泻的中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针对湿热壅滞型泄泻的中药。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湿热壅滞型泄泻的中药,其由下述组分制成:秫米10-30g、白鲜皮10-20g、千里光10-20g、石韦10-20g、拐枣子10-20g、胡黄连8-18g、倒扣草8-18g、白头翁8-18g、青黛8-18g、白薇8-18g、龙胆草8-18g、郁李仁3-12g、火麻仁3-12g、芡实3-12g、柯子3-12g、甘草3-12g、川楝子3-12g、簕茨菇3-8g、自消蓉3-8g、益母草3-8g、白芍3-8g、厚朴3-8g。
优化的,上述的一种治疗湿热壅滞型泄泻的中药,其由下述组分制成:秫米15-25g、白鲜皮12-18g、千里光12-18g、石韦12-18g、拐枣子12-18g、胡黄连10-15g、倒扣草10-15g、白头翁10-15g、青黛10-15g、白薇10-15g、龙胆草10-15g、郁李仁5-10g、火麻仁5-10g、芡实5-10g、柯子5-10g、甘草5-10g、川楝子5-10g、簕茨菇3-8g、自消蓉3-8g、益母草3-8g、白芍3-8g、厚朴3-8g。
优化的,上述的一种治疗湿热壅滞型泄泻的中药,其由下述组分制成:秫米10g、白鲜皮10g、千里光10g、石韦10g、拐枣子10g、胡黄连8g、倒扣草8g、白头翁8g、青黛8g、白薇8g、龙胆草8g、郁李仁3g、火麻仁3g、芡实3g、柯子3g、甘草3g、川楝子3g、簕茨菇3g、自消蓉3g、益母草3g、白芍3g、厚朴3g。
优化的,上述的一种治疗湿热壅滞型泄泻的中药,其由下述组分制成:秫米30g、白鲜皮20g、千里光20g、石韦20g、拐枣子20g、胡黄连18g、倒扣草18g、白头翁18g、青黛18g、白薇18g、龙胆草18g、郁李仁12g、火麻仁12g、芡实12g、柯子12g、甘草12g、川楝子12g、簕茨菇8g、自消蓉8g、益母草8g、白芍8g、厚朴8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昊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昊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39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