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医治面肌痉挛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904170.7 申请日: 2015-12-09
公开(公告)号: CN105362770A 公开(公告)日: 2016-03-02
发明(设计)人: 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 徐冉
主分类号: A61K36/899 分类号: A61K36/899;A61P21/02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50000 山东省***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医治 痉挛 中药 组合 制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中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医治面肌痉挛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

背景技术

面肌痉挛,又称面肌抽搐。为一种半侧面部不自主抽搐的病症。抽搐呈阵发性且不规则,程度不等,可因疲倦、精神紧张及自主运动等而加重。起病多从眼轮匝肌开始,然后涉及整个面部。本病多在中年后发生,常见于女性。由于面肌痉挛的初期症状为眼睑跳动,民间又有“左眼跳财,右眼跳灾”之称,所以一般不会引起人们的重视,经过一段时间病灶形成,发展成为面肌痉挛,连动到嘴角,严重的连带颈部。面肌痉挛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发型面肌痉挛,一种是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肌痉挛。两种类型可以从症状表现上区分出来。原发型的面肌痉挛,在静止状态下也可发生,痉挛数分钟后缓解,不受控制;面瘫后遗症产生的面肌痉挛,只在做眨眼、抬眉等动作产生。

中医认为面肌痉挛病的病因一般是由于过度的疲劳、紧张、干火旺盛、有内热、外感风寒引起的。西医认为血管压迫面神经以后造成粘连,面神经缺血缺氧引起面神经痉挛。多数为阵发性半侧面肌的不自主抽动,通常情况下,仅限于一侧面部,因而又称半面痉挛,偶可见于两则。开始多起于眼轮匝肌,逐渐向面颊乃至整个半侧面部发展,逆向发展的较少见。可因疲劳、紧张而加剧,尤以讲话、微笑时明显,严重时可呈痉挛状态。

申请公布号CN104887789A(申请号201510330286.4)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面肌痉挛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是原料药制成:白马骨30-40份、大黄树20-30份、白云瓜20-30份、奶浆参15-25份、夜交藤15-25份、桑枝10-20份、益母草10-20份、过山枫10-20份、全蝎5-10份、甘草5-10份。申请公布号CN104398712A(申请号201410804226.7)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面肌痉挛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由下述重量份是原料药制成:蓖麻根56-86份,藏茄53-83份,防风51-81份,金牛七49-79份,天南星46-76份,骨节草41-71份,地龙38-68份,秦艽36-66份,络石藤34-64份,夏枯草31-61份,黑风散29-59份,杜衡27-57份,岩扫把26-56份,洋金花22-52份,缬草21-51份,三分三16-46份。申请公布号CN104524035A(申请号201410791657.4)的中国发明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治疗面肌痉挛的中药及制备方法,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黄芪9-16;熟地黄5-10;当归9-15;灯心草10-18;白芍6-10;五味子8-12;炒酸枣仁8-16;茯苓9-15;党参7-10;甘草6-10;徐长卿8-15;羖羊角3-6;肉桂7-14;栝楼9-15。

面肌痉挛治疗方法较多,常采用抗癫痫药物,由于药物长期应用出现耐受性,且疗效与毒副作用均存在剂量依赖性,所以受药物剂量的限制,长期疗效不理想。中药多以针灸治疗,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研究一种新的效果显著的中药配方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简单、服用方便、治愈率高,作用效果显著的医治面肌痉挛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该中药组合物疗效确切且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医治面肌痉挛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重量份:菊花9-15;络石藤7-13;玉米须8-14;蓑草6-10;天竺黄7-11;小红参5-12;白芷4-9;抽筋草6-13;广玉兰5-9;徐长卿7-12;火绒草9-13;豨莶6-12;玉柏8-13;山薄荷5-10。

优选的方案中,菊花11-13;络石藤9-11;玉米须10-12;蓑草7-9;天竺黄8.5-9.5;小红参7-10;白芷5-8;抽筋草8-11;广玉兰6-8;徐长卿8.5-10.5;火绒草10-12;豨莶8-10;玉柏9-12;山薄荷6-9。

更加优选的,菊花12;络石藤10;玉米须11;蓑草8;天竺黄9;小红参8.5;白芷6.5;抽筋草9.5;广玉兰7;徐长卿9.5;火绒草11;豨莶9;玉柏10.5;山薄荷7.5。

一种医治面肌痉挛的中药组合物的汤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取玉米须、小红参、玉柏和山薄荷置于煎锅内,加3-5倍量的清水(优选加4倍量的清水),文火加热煎煮15-25分钟(优选文火加热煎煮20分钟),过滤,滤液备用;

(2)蓑草、天竺黄、白芷和徐长卿混合,加1-1.8倍量的姜汤(优选加1.4倍量的姜汤),文火煎煮至汤被吸尽,取出干燥,磨碎成细粉,过筛,备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冉,未经徐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41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