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震、海啸、超强风全防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06027.1 | 申请日: | 2015-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50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蒋理中;张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理中;张晔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H9/14;E04B1/98;E02D27/34;E02D3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31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震 海啸 强风 技术 水贮罐 荷载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海啸、超强风全防的建筑结构及其建造方法,改水平鼎为坡度鼎,使原建、基受力的垂中平衡为垂向平衡,以坡鼎为核心,按应力的平衡设置卯承,长短杖消波橇,承坡台、坪,滩坝,规范了其垂向平衡的限制。当地引力的定势能量占主导时,保持主建的体内平衡和体外稳定;当不定势的地震、海啸、超强风携能量入侵主建时,本结构以合主建能量巍然不动,对超主建能量提垂,下溜、沉淀,游坡、融合、消散。在提栈中储存,在垂溜中消散;在灾侵中提携,在引力中回归;在运合中消灾,在座滩中长存。以引力介入应力,以地球的惰性力中和地球的活性力。借助地震的往复波,强风的阵隙性,一技多解,无限重复,确保灾中结构对主建的安全保护。
技术领域:本发明介绍建筑受灾领域,针对地震、海啸、超强风(以台风为核心的诸风)对建筑的能效性侵损,使同一技术(结构)和工艺创造,同效消除其灾损,并且依次重复效,先后多次地对各种侵害全部消除。
作为原非刚性结构的建、基分合的结构力学上,只需承受自重,不需承受构合力,在灾中降低了钢筋的承构性拉伸,极大减缓了金属疲劳的自然属性,建筑的寿命亦此延长。
背景技术:本技术结构在原(201310465498.4)发明专利申请“震土建筑解震技术”中建筑“荷载分合机制,鼎承卯浮结构,体垂平抑技术”的进步深入和更新发明。
本技术同样针对各种砼建筑最宜。
发明内容:在前基础上,本发明创造了以坡鼎、卯承、游离消波橇为核心,以滩坝、滩坪、坡坪等设施为辅助,致消波杖为(联体),消(游)波橇或框架剪力橇设施,使本消波橇在卯密恒中的非水平漂移效同于(前)水平鼎的水平漂移。
本技术结构效果:无灾时,建筑静态荷载利用地球的定势能量(引力)固定着,荷载分合机制的各部载,稳定、平衡地座立于其座滩的既定区位和态势。而当不定势能量(地震、海啸、强风)来袭,并以能量介入其结构导致失衡时,本发明的技术结构以引力介入应力,全方位、无导相,多角度,全天候、重复效地对各种各次灾害的单发、轮番、叠加兼溶连解,把原将造成的灾毁扫除出本建。以吸纳、储存、沉淀交互等方式兼溶交融各种能量,最后被定势能量(引力)所消化、溶合。其中对(强风)单发型、单边形建筑、桥梁的桩、鼎、卯、鹅结合部尤佳。(无回波灾侵,自垂溜座滩)
本发明中所阐述的结构建筑,大面积连篇引用,能切碎风合力集散过滤风源,缓减风力,保护整个城市外围在风灾中的安全,尤其是高密度的并蒂承风,其摇曳性颤动对于强气流的回旋、扬抑,对于整个风灾气场程度的降解有着较高的弱化效应。科技联翩,建筑自救外,整体解灾救城。
本技术同样采用始端介入机制,消灾实效从基础施工时即始,不需要待全建完工后综合效应的相互制衡来完成。
以图说技:本发明从说明书附图,以建基结构为核心,从座落的中、下、上、座位的左、中、右、座向的垂海和向海,就地震、海啸、强风等多灾种,灾向的向海、向陆、向左、向右及其可能各灾的初发、交叉、叠加下的演绎,解析本结构的实际效果和技术优长。
一、地震篇(垂海座):图1、图2、图3分示建筑各部视,合成图4,建筑荷载分合机制的全部。
(图5——图11),建筑方成,地震莅临分合中的建筑部分受纵波弹射,向空腾挪,其坡面差造成的差异被鼎承中的卯量差抵制,消波橇的坡离被垂卯纵所牵制,主建的空间腾离仍依水平依托状而非坡差状。
纵终,主建垂向回落,因卯承的不均衡约略坡性下溜。
横波来临,且呈内陆波时,地坪海向游颤,并相应推动主建减步相随。
返陆波游颤时,主建受垂向力和坡鼎坡面差牵制原位减步,挤出坡面鼎、卯、鹅运行的建、荷空间。
当横波是外海波时,主建原位减步,荷载挤出建、基空间。
当返海波时,建随地波,主建移至下位座滩。
主建座滩,是本技术结构的常态(图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理中;张晔,未经蒋理中;张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60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