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药燃气成分测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06369.3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4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高永亮;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富瞻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22 | 分类号: | G01N33/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414 上海市奉贤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药 燃气 成分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检测装置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到一种火药燃气成分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接触有害气体及易燃易爆气体的场所越来越多,由此造成对人类本身的危害越来越大。一次次的中毒或爆炸事故,使人们清醒的认识到在发展工业的同时保护人类自身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各种有害气体及易燃易爆气体报警仪器渐渐成为工业安全中必不可少的防护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火药燃气成分测试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火药燃气成分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火药燃烧测试箱体、若干气体检测仪、烟尘检测仪和控制主机;在所述火药燃烧测试箱体的顶端开设有与火药点燃设备连接的用于通过燃烧产生气体和烟尘的导流孔,在所述火药燃烧测试箱体还开设有若干用于安装气体检测仪和烟尘检测仪的安装孔,所述气体检测仪通过安装孔安装于所述火药燃烧测试箱体上,气体检测仪的探测端和火药燃烧测试箱体螺纹连接,并插入火药燃烧测试箱体内部,气体检测仪测得的气体浓度数据通过电缆线分别与控制主机连接传输;所述烟尘检测仪安装于箱体侧面,通过法兰套管与控制主机固定,所测箱体内的烟尘浓度数据通过电缆输出上传到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采用触摸显示屏,用于连续监测火药燃爆后烟气成分和烟尘浓度。
所述气体检测仪具有传感器组件,所述传感器组件包括气敏传感器、激光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可燃性气体传感器和氧气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气敏传感器用于将气体种类及其与浓度有关的信息转换成电信号,电信号的强弱可以获得与待测气体在环境中的存在情况有关的信息,气敏传感器可以通过接口电路与计算机组成自动检测、控制和报警系统。
进一步的,所述激光传感器由激光器、激光检测器和测量电路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电化学传感器应用控制电位电解法原理,其构造是在电解池内安装工作电极、对电极、参比电极,并施加以一定的极化电压,被测气体透过薄膜到达工作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传感器此时将有一微小电流输出,此电流与有毒有害气体浓度成正比关系,这个电流信号经采样处理转变为电压,电压信号再经过放大后进行电压电流转换,并把有毒有害气体检测范围内的含量转换成4~20mA标准信号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可燃性气体传感器与二只固定电阻构成检测桥路,当空气中含有可燃性气体扩散到检测元件表面上,在检测元件表面催化剂作用下迅速进行无焰燃烧,产生反应热使检测元件的铂丝电阻值增大,检测桥路输出一个差压信号;所述电压信号的大小与可燃性气体浓度成正比例关系,经过放大后,进行电压电流转换并把可燃性气体爆炸下限值以内的百分含量转换成4~20mA标准信号输出。
进一步的,所述氧气传感器在原电池内装置了阳极和阴极,以薄膜同外部隔开,当空气中的含氧气体透过此薄膜到达阴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传感器将与氧气浓度成正比关系的mV级电压输出,电压信号经放大后,进行电压电流转换并把氧气的百分比(0~30%)以内含量转换成4~20mA标准信号输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采用电化学、红外、紫外激光传感器或激光光谱分析方法来检测环境中的烟气气体的分析仪器,可以快速的检测分析环境中烟气气体成分的浓度,可以同时检测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一氧化氮、水分、烟尘浓度等多个指标,具有测量精度高、可靠性高、响应时间快、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各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内外同类产品,可广泛应用于环保在线监测、工业控制、安全监测等场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火药燃气成分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富瞻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富瞻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63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