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银粘土用微米银粉和该银粘土制品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06616.X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9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超;薛振宇;张圣杰;倪迎瑞;李海涛;秦靖;徐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黄金集团西安秦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B22F3/16;B22F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100 | 代理人: | 彭冬英 |
地址: | 710054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土 微米 银粉 制品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银粘土用微米银粉以及该银粘土制品的制备方 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银粘土是将颗粒度极细的银粉,混合水、有机粘结剂 等进行成型,塑造成人们喜爱的各种形状。然后进行表面水分吹干、 烧结、抛光,制造出具有特定形状的银制品。银粘土造型起来十分容 易而且没有毒性,经过快速烧结后,有机物会完全燃烧从而形成 99.99%的纯银,所制作的成品质感与传统银制品,几乎无差异。
现在的银粘土制备技术中,含有粒径大小3~20μm的纯度为 99.9质量%或者以上的高纯银粉55~95质量%、纤维素水溶性粘合剂 0.6~8质量%、油脂0.2~3质量%、表面活性剂0.02~3质量%,其 余是水。
现有技术的银粘土所用银粉粒径较大,造成烧结成型后银制品内 部孔隙多且大,金属内部结构不致密,从而银制品的硬度和韧度较差。 目前市场上已经开发了很多制备银粘土用微米银粉的方法,它们中的 一些甚至可能在制备某些特殊形貌的微米银粉上具有明显的优势,然 而大部分方法工艺比较复杂,对反应设备要求比较高而且能量消耗 大,生成的副产物也较多。
现有技术的银粘土在捏制成型时,塑性和粘度较差,制作复杂形 状的饰品难度大。而且在捏制过程中水分挥发很快,银粘土的粘度、 可塑性随着水分流失急剧变差,捏制过程必须快速小心完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银粘土用微米银粉和该 银粘土制品的制备方法,捏制过程中粘度变化不大,可塑性良好,烧 结后结构致密、力学性能良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选择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银粘土用微 米银粉的制备方法,原料配比为:70~80质量%硝酸银溶液、1~3质 量%分散剂聚乙烯醇、2~4质量%乳化剂三乙醇胺、8~13质量%还原剂丙 三醇、6~10质量%活化剂氢氧化钠,包括以下步骤:
①、配制70~80质量%、摩尔浓度为0.8~1.2mol/L的硝酸银溶液;
②、称量1~3质量%的分散剂聚乙烯醇,加入硝酸银溶液中,在80~ 120℃低温加热条件下,用玻璃棒搅拌,加快聚乙烯醇的溶解;
③、用移液管量取2~4质量%乳化剂三乙醇胺加入到稀释后的溶液中, 搅拌使溶液充分乳化,颜色变浑浊;
④、往乳化后的溶液中加入8~13质量%还原剂丙三醇,搅拌均匀, 加入到反应装置中;
⑤、称取6~10质量%活化剂氢氧化钠,配制成氢氧化钠溶液,加入 到反应装置中;
⑥、将氢氧化钠溶液以2~5mL/min的速率滴入丙三醇与硝酸银的混 合液中,调节搅拌速度,使反应平稳进行30~60分钟;
⑦、反应完成后用去离子水洗涤5~6次;
⑧、最后用无水乙醇脱水、风干,即得到所需微米银粉。
一种银粘土制品的制备方法,由微米银粉、环氧树脂、三乙醇胺和石 蜡组成,按质量计,其中各组分含量如下:
微米银粉75~90质量%,环氧树脂3~10质量%,三乙醇胺1~3质量 %,石蜡5~12质量%;
包括以下步骤:
①、将环氧树脂与三乙醇胺在烧杯中加热,使其溶解为透明状液体, 室温下冷却,作为银粘土的粘结剂;
②、将制备的微米银粉与粘结剂充分搅拌,混合均匀得到银粘土;
③、混合均匀的银粘土按照各种形状捏制成型,捏制过程中加入石蜡, 有助于银粘土增加可塑性,不粘手、不掉渣;
④、捏制成型后,用热吹风机吹20~40分钟,最后进行烧结、抛光, 制得银粘土制品。
本发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制备的银粉粒度在0.4~1μm之间,粒径分布均匀, 分散性良好,制得银制品金属结构致密,硬度良好;
2、本发明银粘土不含有水分,不会因为水分的挥发粘度变差、 可塑性下降,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捏制;
3、本发明银粘土中添加热固型固化剂,在捏制过程中加热,可 使得银粘土塑性良好,成型性变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银粘土用微米银粉的粒径分布图。
图2是本发明中制备银制品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90mL摩尔浓度为0.9mol/L的硝酸银溶液倒入250mL烧杯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黄金集团西安秦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黄金集团西安秦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66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