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布绕线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06839.6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6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汪圣原;张兴志;范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28 | 分类号: | H02K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容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87 | 代理人: | 于晓菁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布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布绕线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机根据绕线形式的不同,分为两种电机:分布绕线电机和集中绕线电机,分布绕线电机又分单层分布绕线电机和双层分布绕线电机。
集中绕线电机具有端部线圈短的特点,这使得电机的效率较高,但是集中绕线电机存在振动大,噪音大的缺点。而分布绕线电机的振动和噪音相对较好,但是现有的分布绕线方式存在端部线圈长,同相线圈端部交错的缺点。这使得分布绕线电机的端部线圈电阻很大,限制了电机效率。
端部线圈在电机运行中不产生有用的励磁磁场,相反,端部线圈会增大电机的线圈电阻,使电机运行时的铜损上升,并且在电机运行时端部线圈会产生端部漏磁现象,使定子端部温度和铁损上升,这都会使电机的性能降低。
一般而言,现有技术中分布绕线电机,两个线圈正向交错串联形成线圈组,同相的线圈组串联或并联为形成相线圈。
更具体地,如图1所示的一种现有技术的分布绕线电机,以6极36槽分布绕线电机的U相线圈为例:从1号槽进线7号槽出线,再过渡到2号槽进线8号槽出线,形成第一线圈组;过渡到13号槽进线19号槽出线,再过渡到14号槽进线20号槽出线,形成第二线圈组;……,最后从32号槽出线连接到中性点X。
同相的第一线圈组、第二线圈组、……串联形成U相线圈。
其中实线为线圈,虚线为过渡线。
图1中分布绕线的跨距为7,也就是跨6个定子齿,且两个线圈存在端部交错的情况,使得端部线圈长,电机的线圈电阻增大,使电机运行时的铜损上升,并且在电机运行时端部线圈会产生端部漏磁现象,使定子端部温度和铁损上升,这都会使电机的性能降低。
因此需要对现有的分布绕线电机进行改进,在保证电机运行振动小,噪音低等优点的同时,降低电机的铜损和铁损,提高电机效率。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分布绕线电机,通过减小分布绕线电机端部线圈,降低电机的铜损和铁损,提高电机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分布绕线电机,包括定子与转子,转子的极数p与定子的槽数s满足以下关系式:p=2k且s=m*p,其中k、m为正整数,每相相邻的线圈通过反向串联形成线圈组。
进一步地,线圈采用一股漆包线绕制,或者采用多股漆包线并联绕制。
进一步地,同相的线圈组串联或者并联形成相线圈。
进一步地,相线圈的一端连到中性点。
进一步地,线圈组的跨距z满足以下关系式:s/p-1≤z≤s/p+1。
进一步地,中性点为一个或者多个。
进一步地,分布绕线电机采用单层或双层分布绕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分布绕线电机,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每相相邻的线圈通过反向串联形成线圈组,避免了同相线圈端部交错的情况,减少端部线圈长度p/s以上,电阻下降10%以上,降低电机的铜损和铁损,提高电机效率;
(2)两股或多股铜线并联绕制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端部高度,减小端部线圈长度,提高电机效率;
(3)采用多个中性点,避免在两股或多股铜线并绕时,同一焊接点有过多的线头,这可以降低电机在生产制造时的难度,避免线头焊接错误的现象出现。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分布绕线电机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分布绕线电机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分布绕线电机的一种线圈连接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的分布绕线电机的另一种线圈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分布绕线电机,包括定子与转子,转子的极数p与定子的槽数s满足以下关系式:p=2k且s=m*p,其中k、m为正整数,每相相邻的线圈通过反向串联形成线圈组。
相应减少端部线圈长度为p/s,本实施例中,线圈端部仅跨5个定子齿,与现有技术的线圈端部跨6个齿相比,即为6/36=1/6≈17%。
线圈采用一股漆包线绕制,也可以采用多股漆包线并联绕制。
同相的线圈组串联或者并联组成相线圈,相线圈的一端连到中性点。
线圈组的跨距z满足以下关系式:s/p-1≤z≤s/p+1。
具体地,如图2所示,以p=6、s=36的6极36槽永磁同步电机的U相绕组为例:单层分布绕线,U相线圈包括六个线圈,每个线圈跨距为z=s/p=36/6=6,分 为三个线圈组,分别连接到三个中性点X1、X2、X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68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场屏蔽用结构物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使用寿命长的端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