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钠掺杂硅酸亚铁锂/碳纳微结构复合正极材料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08340.9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5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任玉荣;卢鹏;丁建宁;黄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58;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掺杂 硅酸 亚铁 微结构 复合 正极 材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制备钠掺杂硅酸亚铁锂/碳纳微结构复 合正极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减少,以及其使用带来温室效应和环境 污染等问题日益恶化,开发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新能源、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这两大难题的 重要途径。目前,世界各国正在努力开发和利用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如水能、风能、太 阳能、生物能等,并实现能源的有效转换和储存。在众多储能电池中,锂离子电池因具有工 作电压高、比能量高、体积小、无记忆效应以及循环寿命长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 器(如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移动DVD、摄像机、MP3等),并已逐步成功的应用 在汽车、人造卫星、航空、航天等新的领域,展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潜在的经济效益,迅 速成为近年来电池领域广为关注的研究热点。
对锂离子电池而言,主要构成部分包括电解液、隔离膜、正负极材料等。其中,正极材 料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正极材料的性能和价格等是制约锂离子电池进一步向高能量、长寿命 和低成本发展的瓶颈。因此,从资源、环保及安全等方面寻找理想的正极材料一直是锂离子 电池的研究热点。开发具有高电压、高比容量、良好循环性能和高性价比的正极材料是锂离 子电池研究的重要内容。目前,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已经涌现多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而研究主要集中于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LiMO2(M=Co、Ni等)、尖晶石型过渡金属氧化物 LiMn2O4以及聚阴离子类正极材料如橄榄石结构的LiFePO4。
近年来,硅酸亚铁锂(Li2FeSiO4)作为一种新型的聚阴离子型正极材料,因具有矿藏丰富、 结构稳定性好和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受到了研究者广发的关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然 而它也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电子电导率低(10-14Scm-1)和离子扩散系数小(10-14cm2S-1), 导致其高倍率性能差。若应用于动力车、大型储能电池等领域会受到极大的限制。可见,提 高Li2FeSiO4的高倍率性能是锂离子电池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Li2FeSiO4电子电导率低,扩散性能差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制备钠掺杂硅 酸亚铁锂/碳纳微结构复合正极材料的方法,以提高其高倍率条件下的比容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1)凝胶的制备:称量柠檬酸、氢氧化锂和氢氧化钠加入蒸馏水中,搅拌溶解;加入草酸 亚铁,调节溶液pH为7~8,80~95℃下油浴保温24h后,形成墨绿色溶液;加入纳米二氧 化硅,超声20~60min,室温(25℃)下搅拌1~3h,制得溶胶。其中所述氢氧化锂、氢氧化 钠、草酸亚铁和纳米二氧化硅按摩尔比以Li:Na:Fe:Si=(2-x):x:1:1计量;其中所述0≤x≤0.1, 柠檬酸与草酸亚铁的摩尔配比为1.5;
2)干燥:将步骤1)所述溶胶于108℃下喷雾干燥得到钠掺杂硅酸亚铁锂/碳纳微结构复 合正极材料前驱体;
3)高温裂解:将步骤2)所述钠掺杂硅酸亚铁锂/碳纳微结构复合正极材料前驱体在氩 气气氛中热处理至反应完成,得目标产物钠掺杂硅酸亚铁锂/碳纳微结构复合正极材料;其中, 所述热处理是在600~800℃下焙烧8~12h。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83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