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纤维污泥制陶粒混凝土十字肋底板叠合楼板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08349.X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16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黄炜;周文财;李斌;苏衍江;罗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5/28 | 分类号: | E04B5/28;E04B5/21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段俊涛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污泥 陶粒 混凝土 十字 底板 叠合 楼板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纤维污泥制陶粒混凝土十字肋底板叠合楼板。
背景技术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城镇人口的大量增加产生了巨大的住房需求,然而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存在大量弊端,与我国高城镇化水平不符,而大力发展住宅产业化能促进我国传统建筑行业的变革,建造更经济实惠、节能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住宅,最终实现提高我国的城镇化水平的目标。因此,亟需改变传统住宅建造的方式,大力推进住宅产业化的发展。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符合我国“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要求,是实现建筑节能减排及住宅产业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其中楼板体系在整个住宅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且传统的预制空心楼板整体性能差,而现浇整体式楼板施工工艺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并且目前叠合楼板所用的材料为传统混凝土材料,使得我国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过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纤维污泥制陶粒混凝土十字肋底板叠合楼板,通过改变预制底板的构造形式来优化叠合面的受力情况,改善了预制底板和后浇层的协同工作性能,提高了叠合楼板的承载力和整体性,解决了预制构件的弊端,本发明具有节约资源、绿色环保、整体刚度好、抗震性能优越、产业化程度高、施工简便且能缩短工期的特点,符合目前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方向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钢纤维污泥制陶粒混凝土十字肋底板叠合楼板,包括带有十字肋11的钢纤维污泥制陶粒混凝土预制底板1,在钢纤维污泥制陶粒混凝土预制底板1上带十字肋11的一面有现浇混凝土层2。
所述钢纤维污泥制陶粒混凝土预制底板1中,每立方米混凝土中含有钢纤维78kg、污泥陶粒750kg、水200kg、水泥430kg以及砂700kg。
所述钢纤维污泥制陶粒混凝土预制底板1上带十字肋11的一面上沿纵向拉毛制造出粗糙面。
所述钢纤维污泥制陶粒混凝土预制底板1中有底板钢筋网片12,十字肋11中沿其长度方向有纵向的十字肋配筋13。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钢纤维污泥制陶粒混凝土十字肋底板叠合楼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钢纤维污泥制陶粒混凝土的制备:
首先将钢纤维和污泥陶粒混合搅拌使得钢纤维分散在污泥陶粒中;再将砂和水泥与钢纤维和污泥陶粒的混合物混合,先干搅拌再加水搅拌;搅拌时间与普通混凝土一致;
步骤2,预制底板的制备:
先场地找平,然后制作预制底板的木模板,铺设并绑扎底板钢筋网片12,固定好十字肋的模板,铺设十字肋配筋13;然后用钢纤维污泥陶粒混凝土浇筑,预制底板初步形成;待底板上层抹平后沿纵向拉毛制造出粗糙面;最后标准养护14d,拆除模板,形成带有十字肋11的钢纤维污泥制陶粒混凝土预制底板1;
步骤3,现浇混凝土层浇筑:
当预制底板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5%以上时,首先润湿底板表面,支设模板;然后铺设现浇混凝土层钢筋网片21,浇筑混凝土,抹平后,标准养护28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叠合楼板使用新型生态混凝土材料,能有效的缓解传统原材料的消耗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城市污泥循环利用的问题,具有节能环保、绿色生态等优点。
2、本发明叠合楼板采用了创新的叠合面形式,拉毛处理增加了叠合面的粗糙程度,十字肋的形式提高了整体刚度,具有整体性好,抗震性能优越,自重轻以及有较强的粘结抗剪能力等优点。
3、本发明叠合楼板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有利于建筑构件产业化,利于工厂加工,现场装配,大大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构造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成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钢纤维污泥制陶粒混凝土十字肋底板叠合楼板,包括带有十字肋11的钢纤维污泥制陶粒混凝土预制底板1,在钢纤维污泥制陶粒混凝土预制底板1上带十字肋11的一面有现浇混凝土层2,形成咬合的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834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房屋屋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有角度调节功能的淋浴房拉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