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1394协议的异步流包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08813.5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019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绮卉;田泽;杨峰;赵彬;王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12/801 | 分类号: | H04L12/801;H04L12/855;H04L12/931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71006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1394 协议 异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应用领域,涉及一种基于1394协议的异步流包结构。
背景技术
异步流包是在军事和航空飞行器中的安全关键性/任务关键性应用中使用 的一种包格式,其通道号、带宽的确定性为网络传输的可靠性、实时性提供 了保障。
军用1394协议(AS5643协议)中也已经明确了采用异步流包格式作为 军用航空电子系统1394总线网络的数据包格式。
为了进一步满足飞机任务系统对网络传输的要求,在使用过程中对 AS5643协议中的通用异步流包格式进行了适应性修改,提出了一种新的异步 流包格式,在原异步流包格式中添加了主题ID、分包总数、分包标识、分包 序号、分区包头、消息头等信息,并对消息ID字段做了相应的细分处理,是 一种能够更好的满足当前特定系统应用的异步流包格式。1394协议为军用 1394协议。
发明内容
为了满足当前1394协议系统要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1394 协议的异步流包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1394协议的异步流包结构,其特殊之处在于:异步流包格式包 括按照四字节对齐方式依次排列的1394头、ASM头、消息负载、包尾和 1394CRC;
所述1394头占两个字,每个字为四个字节,其中第一个字按照1394协 议定义的顺序依次包括数据长度(DataLength)、标签(tag)、通道号(channel)、 事务码(Tcode)和同步码(Sy);第二个字为数据包头CRC;
所述ASM头包括四个字,每个字为四个字节;其中第一字为消息ID, 第二字为主题ID,第三个字为节点ID(NodeID),第四个字包括分包总数、 分包标志、分包序号和负载长度;主题ID为用于标识用户定义的消息文件; 分包总数、分包标志和分包序号用于标识流数据和长数据包;
所述消息负载按照1394协议定义的顺序依次包括健康状态字、心跳和消 息负载;在心跳和消息负载之间增加分区包头和消息头,分区包头为两个字, 消息头为六个字;
分区包头两个字分别为源节点ID和目的节点ID;消息头的六个字分别为 应用消息源ID、应用消息目的ID、消息属性、主题ID、保留字段和应用数 据长度;源节点ID当前消息的发送节点,目的节点ID为当前消息的接收节 点;应用消息源ID、应用消息目的ID、消息属性、主题ID、保留字段和应 用数据长度是按照用户需求定义;
所述包尾按照1394协议定义的顺序依次包括STOF发送偏移、STOF接 收偏移、STOF数据泵偏移、垂直奇偶校验(VPC);
所述1394CRC包括数据循环冗余校验。
数据长度的大小为2个字节,占据异步流包格式中第一个字的高16位, 指定了包中数据字节的数量,包含ASM头,消息负载和包尾;
标签占据异步流包格式中第一个字的14~15位,表示异步流包按照等时 包的格式传输;
通道号占据异步流包格式中第一个字的8~13位,标识了异步流包发送的 目标节点;
事务码占据异步流包格式中第一个字的4~7位,表明数据包类型为异步 流包;
同步码占据异步流包格式中第一个字的0~3位。
消息ID为ASM头的第一个字,是对不同的消息进行标识;
主题ID为ASM头的第二个字,占用了1394协议中包格式的保留/安全 字段;
节点ID为ASM头的第3个字,为节点的物理设备产生的IEEE-1394节 点ID;
分包总数、分包标志和分包序号共同来表征发送流数据和长数据包时的 分包情况,同时为接收端接收组包提供依据;
负载长度表示了消息负载区域的字节数。
健康状态字为异步流包负载数据区的第一个字;
心跳为异步流包负载数据区域的第二个字为节点产生消息的帧数量;
消息负载为消息数据内容,四字节对齐。
上述STOF发送偏移为包尾的第一个字,定义消息发送的有效时间;
STOF接收偏移为包尾的第二个字,定义消息接收的有效时间;
STOF数据泵偏移为包尾的第三个字,定义数据泵消息发送的有效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88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