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锂硫电池体系的石墨烯电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09270.9 | 申请日: | 2016-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936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魏志凯;张焕;黄美玲;瞿美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4/139;H01M4/36;H01M4/38;H01M4/62;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51217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贺理兴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池 体系 石墨 电极 结构 | ||
1.一种用于锂硫电池体系阴极的石墨烯电极结构,所述电极结构包括集流体和集流体上至少两层电极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照从靠近集流体方向的电极内层向靠近电极表面的电极外层方向,所用石墨烯材料的片径尺寸梯度减小;所述电极内层所用石墨烯材料的片径尺寸为10~500微米,电极外层所用石墨烯材料的片径尺寸为0.5~10微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合物包括石墨烯材料、电化学活性材料以及粘结剂材料组成,以双层或多层涂布的方式置于所述集流体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材料是单层、双层或多层石墨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内层所用石墨烯材料的片径尺寸为50~300微米。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墨烯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外层所用石墨烯材料的片径尺寸为0.5~3微米。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烯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活性材料为硫、硫化锂、基于硫的有机化合物或硫的无机复合物。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烯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材料包含聚环氧乙烷、聚环氧丙烷、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腈、羧甲基纤维素钠、聚硅氧烷、聚酰亚胺、以及上述粘结剂材料的混合物及衍生物。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石墨烯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合物中石墨烯材料的质量分数为5~30%;电化学活性材料的质量分数为50~90%;粘结剂材料的质量分数为5~30%。
9.一种用于制作如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石墨烯电极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供集流体;
(2)、在所述集流体上涂覆电极组合物,以获得涂层,其中的石墨烯材料的片径尺寸为50~300微米,在所述涂层上使用电极组合物进行二次或多次涂布或喷涂,其中的石墨烯材料的片径尺寸为0.5~3微米,以获得双层或多层涂层;
(3)、对所获得涂层进行后处理,得到石墨烯电极结构。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石墨烯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材料是单层。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石墨烯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材料为聚环氧乙烷、聚偏氟乙烯、羧甲基纤维素钠。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石墨烯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合物中石墨烯材料的质量分数为10~20%;电化学活性材料的质量分数为60~85%;粘结剂材料的质量分数为5~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927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