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苗饲养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09449.4 | 申请日: | 2015-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2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发明(设计)人: | 陈巧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璐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17 | 分类号: | A01K61/17;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266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苗 饲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类养殖设备。
背景技术
在鱼苗的孵化培育过程中,需要保持水体具备流动性。静止的水体一方面使鱼苗聚集导致鱼苗之间摩擦碰撞,降低鱼苗存活率;另一方面静止的水体中溶氧不足,导致鱼苗发育迟缓,甚至窒息死亡。
当前,常用的鱼苗孵化培育装置为孵化环道。孵化环道虽然能够使水体具备一定的流动性,但是其流动性依然不足,无法满足高密度鱼苗的孵化培育。同时孵化环道为实现水体流动,其占地面积大,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鱼苗饲养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鱼苗饲养器,包括池体、隔离环、过水环、水泵、连接管和管柱;隔离环固定在池体底部,过水环固定在隔离环的顶部,过水环由多孔板构成,隔离环和过水环将池体内部分隔为循环环腔以及被循环环腔包围的孵化腔;水泵固定于循环环腔内,水泵的出水口与连接管连接,管柱垂直设置于孵化腔内,管柱与孵化腔同轴,连接管贯穿隔离环与管柱的底部连接;管柱由多孔板构成。
将池体分为循环环腔和孵化腔,孵化腔中放置鱼苗。循环环腔中的水通过水泵被输送到管柱,然后通过管柱上的孔被喷入孵化腔,孵化腔中的水再通过过水环上的孔返回循环环腔,如此形成水的内循环,无需占用过大面积即可使水体具备好的流动性,能有效避免鱼苗的聚集,杜绝鱼苗碰撞,提高鱼苗存活率。同时高流动性的水体中溶氧量大,可有效提高鱼苗发育速度。
水泵输送的水通过管柱喷出,使孵化腔内各处都具有均匀的水流,极大的提高了水体流动的均匀性,进一步保证鱼苗的规律运动,避免混乱的水流造成的鱼苗之间的碰撞。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环腔的底部包括倾斜面和水平面,水平面与倾斜面的最低点连接。
设置倾斜面和水平面,使沉积物聚集于水平面处,便于清理。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面上开设有第一排污孔;还包括与第一排污孔连接的第一排污管,设置于第一排污管上的第一通断阀。
设置第一排污孔、第一排污管和第一通断阀,便于直接排出水平面上的沉积物。
进一步的,所述孵化腔的底面为上大下小的锥形面。
设置锥形面,使沉积物聚集于锥形面的最底部,便于清理。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面的中心位置开设有第二排污孔;还包括与第二排污孔连接的第二排污管,设置于第二排污管上的第二通断阀。
设置第二排污孔、第二排污管和第二通断阀,便于直接排出聚集的沉积物。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占地面积小,水体流动性好,能有效避免鱼苗的聚集,杜绝鱼苗碰撞,提高鱼苗存活率。同时高流动性的水体中溶氧量大,可有效提高鱼苗发育速度。
2.水泵输送的水通过管柱喷出,使孵化腔内各处都具有均匀的水流,极大的提高了水体流动的均匀性,进一步保证鱼苗的规律运动,避免混乱的水流造成的鱼苗之间的碰撞。
3.设置倾斜面和水平面,使沉积物聚集于水平面处,便于清理。
4.设置第一排污孔、第一排污管和第一通断阀,便于直接排出水平面上的沉积物。
5.设置锥形面,使沉积物聚集于锥形面的最底部,便于清理。
6.设置第二排污孔、第二排污管和第二通断阀,便于直接排出聚集的沉积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下面将对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中所需要用到的附图作简单的说明。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下面的附图,得到其它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如下:
1-池体,2-隔离环,3-过水环,4-水泵,5-连接管,6管柱,101-循环环腔,102-孵化腔,103-倾斜面,104-水平面,105-第一排污孔,106-第一排污管,107-第一通断阀,108-锥形面,109-第二排污口,110-第二排污管,111-第二通断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而易见的,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基于本发明记载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得到的其它所有实施例,均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内。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璐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重庆璐豪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094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循环式鱼苗饲养装置
- 下一篇:鱼苗孵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