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10340.2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2866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6 |
发明(设计)人: | 范宝安;任晓静;张俊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90 | 分类号: | H01M4/9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8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氧化物 燃料电池 阴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LaxSr(1‑x)FeyMn(1‑y)O3阴极粉体的制备方法,本方法采用KOH与KNO3做为熔盐,以硝酸镧、硝酸锶、硝酸铁、硝酸锰作为原料,将上述硝酸盐按照目的产物组成需要的摩尔比用水溶解,并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将水分蒸干得到金属硝酸盐的混合物,熔盐与金属硝酸盐的混合物按照质量比(4~10):1充分研磨混合后,在350℃~400℃下煅烧0.5~10小时,自然冷却后将混合物溶解、水洗并抽滤,干燥后得目标粉体。本发明具有生产设备简单、工艺流程短,易于操作和控制的特点,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制备出具有单一钙钛矿相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粉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粉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可以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变成电能,具有高效、安全、环保、操作灵活等优点。因此,从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要求来说,SOFC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与发展前景。
固体燃料电池是由中间一层致密的电解质和两边与电解质烧结在一起的多孔阴极和阳极组成,电解质一般选用具有纯离子导电能力的氧离子导体,电极材料往往选择离子-电子混合导体。而钙钛矿型氧化物材料能够满足固体燃料电池各个组件的要求,这是由于其独特的晶体结构导致了其性能的多样性,既能满足于作为电解质材料传导离子的要求同时也能够满足作为电极材料具有多孔催化作用且能够传导电子离子的能力。
目前制备钙钛矿阴极粉体的方法主要有固相反应法、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络合燃烧法和等离子气相法等方法。传统的固相反应法需要将固体原料混合、研磨后在高温下煅烧,由于机械混合分散的均匀性较差,得到的产物不仅粒径较大而且很难得到纯相。胶凝胶法能够在较低的温下得到纯相的粉体,但是溶胶凝胶法需要经历溶胶-凝胶-煅烧多个阶段,生产周期长。水热法需要的压力较高,因而对设备的要求高。络合燃烧法虽然制备粉体需要的时间短但粉体合成的整个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燃烧烟气并浪费燃料。气相法虽然能够快速合成粒径小、纯相度高的钙钛矿粉体,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复杂的生产设备且产量小。与上述制备方法相比,熔盐法具有成相温度低、对设备要求低、制备工艺简单等优点,因此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发明制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阴极材料所使用的KOH/KNO3混合熔盐比其它发明使用的熔盐合成温度低了250℃~90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降低制备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钙钛矿型阴极粉体的制备温度,缩短制备时间,以降低制备成本。
本发明的特征是将目的产物中各种金属离子硝酸盐的混合物与熔盐混合,经低温煅烧,使硝酸盐分解并反应生成钙钛矿相复合金属氧化物。
本发明所使用的原料为硝酸镧、硝酸锶、硝酸锰、硝酸铁,其投料比取决于目的产物中金属离子的摩尔比。
本发明中产物的组成为LaxSr(1-x)FeyMn(1-y)O3,其中x=0.3~0.7,y=0.5~1。
本发明中熔盐的组成为KOH与KNO3,其摩尔比为1:1。
本发明中熔盐混合物与金属硝酸盐混合物的质量比为(4~10):1。
本发明中熔盐与金属硝酸盐的混合物应置于镍坩埚或其它镍制容器中煅烧,煅烧温度为350℃~400℃,煅烧时间为0.5~10小时,升温速度为2~5℃/min,自然降温。
本发明中煅烧后的粉体需要经过溶解、抽滤并水洗、干燥工序后方可得到纯净的目的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科技大学,未经武汉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03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