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豆杉油及其提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12687.0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99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何廷刚;艾勇;张兵;芦建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禾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0 | 分类号: | C11B1/00;C11B1/10;C11B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致信伟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3 | 代理人: | 李东来;黄秋云 |
地址: | 134002 吉林省通化市东***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豆杉 及其 提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植物中提取植物油的方法,即红豆杉油及其提取方法。其步骤如下:以红豆杉果实的种子为原料,采用微波法与溶剂法提萃得油,再经超临界CO₂方法脱净溶剂残留异味及除杂,在低温条件下的再萃取产物经过静置,精滤,精制,得红豆杉油。采用微波辅助法,溶剂法,再结合超临界CO₂技术设备再萃取精制,不仅保证了在低温条件下不破坏生物活性的基本特质,而且更有效地除去了溶剂残留异味杂物达到了绿色品质的高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植物中提取植物油的方法,即红豆杉油及其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长白山植物资源志》、《中药化学分离手册》、《现代中药药理》中,红豆杉为红豆科植物又名紫杉,东北红豆杉属俗名赤板松(Taxus)植物,该属全世界约11种,我国有四种一个变种。其种子在民间用作利尿通经药,但未见收载于常用传统中药文献。近年来从红豆杉属多种植物皮、茎、叶中分离出抗肿瘤有效成分紫杉醇后,引起国内外学者及共研究部门的极大关注,成为了研究热点。从临床疗效的功用价值,现国家已经把红豆杉此物种列为国家一类保护植物。从树皮中提取的紫杉醇对治疗黑色素瘤、卵巢上皮癌、输卵管癌、乳腺癌,子宫癌等都有良好的疗效。隶属广州市花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东北基地(通化市天源植物研究所)红豆杉GAP基地的原料自给近20年的打造,红豆杉的种子资源为深度科研的多样性途径开发提供了原料保障。东北基地研究所也曾对红豆杉做过重点实验,研究及其分离技术的掌握在各种信息资料中未曾见过用红豆杉种子萃取红豆杉油的报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上述情况提供一种从红豆杉种子为原料,得油率高,质量标准高,提取方法可行的红豆杉油及其提萃方法。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红豆杉油提取方法,其步骤如下:以红豆杉果实的种子为原料,采用微波法与溶剂法提萃得油,再经超临界CO2方法脱净溶剂残留异味及除杂,在低温条件下的再萃取产物经过静置,精滤,精制,得红豆杉油。
红豆杉油提取方法,其步骤如下:将红豆杉鲜果种子脱去果肉洗脱干净,得纯红豆杉种子,烘培,干燥,粉碎成40-60目,微波设备处理,然后投入到溶剂法萃取器中,原料与溶剂比为1:6加温30-35℃动态溶浸时间为2-3h,过滤溶液按此法操作重复3次,合并过滤萃取溶液,真空蒸馏浓缩得油;真空过程温度控制在55℃以内萃取得油;回收溶剂重复使用,得溶剂法的红豆杉粗油再经超临界CO2装置设备脱溶、除杂、精制,压力26mpa,温度42℃,CO2流量20kg/h,时间30-35min,净置,精滤得微黄透明红豆杉油。
红豆杉油提取方法,其步骤如下:将红豆杉鲜果种子脱去果肉洗脱干净,得纯红豆杉种子500g,烘培,干燥,粉碎成40-60目,微波设备处理1-2min,然后投入到溶剂法萃取器中,原料与溶剂比为1:6加温30-35℃动态溶浸时间为2-3h,过滤溶液按此法操作重复3次,合并过滤萃取溶液,真空蒸馏浓缩得油;真空过程温度控制在55℃以内萃取得油;回收溶剂重复使用,得溶剂法的红豆杉粗油再经超临界CO2装置设备脱溶、除杂、精制,压力26mpa,温度42℃,CO2流量20kg/h,时间30-35min,净置,精滤得微黄透明红豆杉油169.5克,得率为33.9%。
本发明优点是:
1、红豆杉油具有浓郁纯正的松针特征香气,清亮味浓,无杂异味,浓度厚实,耐温性好,可广泛使用于药用和药用疗效性日化产品中。尽管现在红豆杉提取物的相关成分还仅限于药用价值的开发,而红豆杉油更宽泛了药用价值的开发空间,同时也为药用终端产品的途径开发提供了亮点商机,就医疗疗效价值与经济价值并存的同时,远不是我们现在已知领域开发的未来前景。本公司现有规模的红豆杉种子资源基地(东北通化红豆杉基地),完全具备构成工业化的发展前景,构成从区域划分的东北红豆杉品种格局,红豆杉油为红豆杉价值开发的多样性开辟了新的途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禾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禾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26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