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射白光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12920.5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27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何军;黄建;曹鹏;何永和;黄家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1/08 | 分类号: | C07F1/08;C09K11/06;C07C319/20;C07C323/62;H01L33/5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215 | 代理人: | 王雪镅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射 白光 金属 有机 框架 材料 及其 合成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发射白光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射白光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分子式为Eu0.9 Tb0.1 (C22H16O4S2)1.5 CuI,所述发射白光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分子量为955.1;
其中,所述发射白光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化学结构如下:
;
所述发射白光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无色透明棒状晶体,所述无色透明棒状晶体为三斜晶系的晶体结构,所述三斜晶系的空间群为:P-1;所述三斜晶系的晶胞参数为:a=9.2624(8) Å,b=15.1244(16) Å,c=18.6300(14) Å,a = 70.576(3)°,b =83.141(3)°,g = 83.334(4)°,V=2435.5(4) Å3。
2.一种发射白光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是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射白光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中间产物2',5'-二氟-[1,1':4',1''-三联苯]-4,4''-二甲酯的制备:
将1,4-二溴-2,5-二氟苯、4-甲氧羰基苯硼酸、碱金属盐和催化剂置于反应器中,并往反应器中加入第一有机溶剂,然后在氮气的保护下,于一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后得到第一反应液,待第一反应液冷却后,将第一反应液倒入水中,并加入二氯甲烷进行萃取,然后抽去第一有机溶剂,抽去第一有机溶剂后剩余的物质,通过硅胶柱层析的方法分离提纯,得到中间产物2',5'-二氟-[1,1':4',1''-三联苯]-4,4''-二甲酯;
步骤二,中间产物2',5'-二甲硫基 -[1,1':4',1''-三联苯]-4,4''-二甲酯的制备:
将步骤一制得的中间产物2',5'-二氟-[1,1':4',1''-三联苯]-4,4''-二甲酯、甲硫醇钠置于反应器中,并往反应器中加入第二有机溶剂,然后在氮气的保护下,于一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后得到第二反应液,待第二反应液冷却后,将第二反应液倒入水中,然后加入盐酸进行酸化至一定pH值以生成沉淀,然后进行抽滤得到固体物,然后往固体物中加入甲醇和浓硫酸,于一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后得到反应物,将反应物通过硅胶柱层析的方法分离提纯,得到中间产物2',5'-二甲硫基 -[1,1':4',1''-三联苯]-4,4''-二甲酯;
步骤三,硫醚功能化配体2',5'-二甲硫基 -[1,1':4',1''-三联苯]-4,4''-二甲酸的制备:
将步骤二制得的中间产物2',5'-二甲硫基 -[1,1':4',1''-三联苯]-4,4''-二甲酯先进行水解反应,水解反应完成后,得到水解反应物,然后再对水解反应物进行酸化反应后,进行抽滤得到的固体物即为硫醚功能化配体2',5'-二甲硫基 -[1,1':4',1''-三联苯]-4,4''-二甲酸;
步骤四,发射白光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
将步骤三制得的硫醚功能化配体2',5'-二甲硫基 -[1,1':4',1''-三联苯]-4,4''-二甲酸、三氯化铕六水化物、三氯化铽六水化物、碘化亚铜和第三有机溶剂置于反应器中,然后于一定温度下反应一定时间,冷却后得到无色透明棒状晶体,将无色透明棒状晶体分别用N,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腈洗涤后,干燥,即得到目标产物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步骤五,紫外光激发:
将步骤四制得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紫外光下进行激发,得到发射白光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射白光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间产物2',5'-二氟-[1,1':4',1''-三联苯]-4,4''-二甲酯的制备步骤中,所述碱金属盐为碳酸钾或碳酸钠;所述催化剂为四(三苯基膦)钯;所述第一有机溶剂为乙二醇二甲醚;
所述1,4-二溴-2,5-二氟苯、所述4-甲氧羰基苯硼酸、所述碱金属盐和所述催化剂的摩尔比为0.5~1.5:1.5~3.5:4~8:0.02~0.08;
在氮气的保护下,于80℃~90℃下反应24h~48h后得到第一反应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292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