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筒仓粮油发电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510913942.3 | 申请日: | 2015-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03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杨勇;黄为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巨泓粮油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G3/04 | 分类号: | F03G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8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筒仓 粮油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筒仓粮油发电装置,其属于新能源开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植物油脂厂、面粉厂、饲料厂、粮食储备库和港口码头都有立筒仓或浅圆仓,粮食出库时,打开仓房的出料口,利用粮食的散落性和粮食的势能,粮食自动流出。据了解,一个大型的植物油厂,每天从立筒仓流出的大豆就有4000吨-1万吨,这么多的粮流势能却没有任何利用措施而被白白浪费,能量损失较为严重。目前,还没有一种设备可以有效利用粮流的势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粮仓的粮流势能完全流失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将粮流势能转化为电能的筒仓粮油发电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筒仓粮油发电装置,包括筒仓,所述筒仓底部设有关风器,所述关风器的内部设有叶轮,所述叶轮上方为进粮口,下方为卸粮口;所述关风器下游依次设有发电机和整流器;节约能源、降低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粮流的势能转化为电能,达到了有效开发、利用新能源的目的。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关风器的轴心偏离出粮口中心的距离大于出粮口的内半径。
进一步,所述关风器上连接有增速机。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增速机可以有效提升关风器中叶轮的转速,促使发电机发电。
进一步,所述整流器下游设有蓄电池。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对于5千瓦以下的发电装置,可采用蓄电的功能,可以保证在关风器不工作时,通过蓄电池给负载继续供电。
进一步,所述整流器下游设有逆变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经过整流器的直流电转换成实际负载所需的电压和频率的交流电。
进一步,所述逆变器下游设有负荷控制器。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保证次序来直接控制负荷的接通和断开,以适应关风器叶片转速的变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筒仓;2、进粮口;3、关风器;4、卸粮口;5、发电机;6、整流器;7、逆变器;8、负荷控制器;9、蓄电池;10、增速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筒仓粮油发电装置,包括筒仓1,所述筒仓1底部设有连接有增速机10的关风器3,所述关风器3的内部设有叶轮,所述叶轮上方为进粮口2,下方为卸粮口4;所述关风器3的轴心偏离进粮口2中心的距离大于进粮口2的内半径;所述关风器3下游依次设有发电机5和整流器6;所述整流器6下游并列设有蓄电池9和逆变器7,所述逆变器7下游设有负荷控制器8。
所述增速机10可以采用变速箱等可以提升转速的设备。
筒仓1打开后,具有散落性的粮食在势能的作用下自动由筒仓1流出,形成粮流,粮流由进粮口2进入关风器3并带动关风器3的叶轮转动,然后由卸粮口4流出,通过增速机10将叶轮的旋转速度提升,促使发电机5发电。发电机5输出的低压且变化的交流电,经整流器6的调整后保证电压的稳定可用,一方面可以作为直流负荷使用;也可以对蓄电池9进行充电,使发电机5产生的电能变成化学能;还可以利用逆变器7将其转换成实际负载所需的稳定的电压和频率的交流负荷使用。
根据粮流的大小而选择所需负载的种类,对于5KW以下的粮流发电装置,可采用具有蓄电功能的类型,优点是:在关风器3不工作时,可以通过蓄电池9给负载继续供电。但是,常用的铅蓄电池使用寿命为2~6年,且发电装置容量大时成本很高,所以在容量较大的发电装置中,宜采用负荷控制器8的控制,按照负荷的优先程度以保证次序,来直接控制负荷的接通和断开,以适应关风器3叶轮转速的变化。
上述过程实现了利用粮流的势能发电的新能源开发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巨泓粮油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巨泓粮油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39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