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五味子叶格桑花茶粉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14376.8 | 申请日: | 2015-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4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春生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五味 子叶 花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五味子叶格桑花茶粉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五味子叶为木兰科植物北五味子的嫩叶,性温、味涩、苦,根据测定:五味子叶嫩叶每百克含水分79克,蛋白质3.9克,脂肪0.3克,碳水化合物13克,钙363毫克,磷22毫克,铁6.6毫克,胡萝卜素5.08毫克,维生素B10.07毫克,维生素B20.2毫克,尼克酸1.5毫克,维生素C23毫克。具有滋阴强壮、补中益气、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功效。
格桑花,又称格桑梅朵,属翠菊科,格桑花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同样出色,格桑花的叶片可代茶饮用,具清热解暑效果,人称“药王茶或棍儿茶”;花入药可调经健胃、治牙痛;叶、果可提取栲胶;在高寒牧区,格桑花是优良且产量较高的牧草;格桑花植株在保水固土、围栏护堤方面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视。
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且具有保健作用的五味子叶、格桑花受越来越受到重视,五味子叶已被加工成饮料、酒等产品,但以五味子叶、格桑花为原料加工成的茶粉,尚未见相关产品上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五味子叶格桑花茶粉的制作方法,本方法工艺稳定、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将营养丰富的五味子叶、格桑花制作成饮用方便的茶粉,不仅丰富了茶粉产品种类,而且提高了五味子叶、格桑花的经济价值。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五味子叶格桑花茶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步骤:
①原料准备:采摘新鲜的五味子叶、格桑花、石斛叶、枇杷叶、景天花,用清水清洗,滤干水分切成细条,制得五味子叶条、格桑花条、石斛叶条、枇杷叶条、景天花条,取45-60重量份的五味子叶条、25-35重量份的格桑花条、10-20重量份的石斛叶条、10-20重量份的枇杷叶条、5-10重量份的景天花条混合均匀,制得混合原料,将混合原料在蒸汽温度为120-125℃条件下进行杀青6-8s,将杀青后的混合原料摊平放凉,备用;
②茶糜制备:将绿茶清洗干净后,向绿茶中加入其重量20-25%的浓度为2-3%的抗坏血酸钠溶液,混合均匀后制糜,制得茶糜;
③复合酶解:向杀青后的混合原料中加入其重量55-65%的茶糜、70-80%的浓度为6-8%的维生素C溶液,进行打浆,制得混合浆液,向混合浆液中加入其重量0.07-0.08%的纤维素酶、0.04-0.06%的果胶酶,混合均匀,在40-50℃的条件下酶解50-60min;
④调配:向酶解后的混合浆液中加入其重量25-35%的果葡糖浆、15-20%的青葙子粉、10-15%的果糖、10-15%的玉竹粉、8-12%的麦芽糊精、1-2%柠檬酸、0.5-0.8%的无水磷酸氢二钠、0.3-0.5%的黄原胶、0.1-0.2%的海藻酸钠,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液;
⑤均质:将调配好的混合液在50-60℃、20-25MPa的压力下均质,均质2-3次;
⑥脱气、灭菌:将均质后的混合液采用真空脱气机脱气,真空度在110-120千帕进行脱气10-15min,脱气结束后在120-130℃条件下进行高温瞬时灭菌,时间8-10s;
⑦真空浓缩:将灭菌后的混合液在0.08-0.1MPa,温度55-65℃条件下进行真空浓缩,制得水分含量为35-40%的五味子叶格桑花浓缩物;
⑧冷冻干燥:将均质后的混合液在-25~-20℃条件下,冷冻8-10h,然后在装载量按10-12kg/m2、工作压力50-60Pa、解析压力20-30Pa、温度45-50℃的条件下干燥,制得混合料,将混合料采用高速粉碎法进行粉碎,粒度为140-150μm,制得五味子叶格桑花茶粉;
⑨包装:将五味子叶格桑花茶粉用食品级包装材料包装,入通风干燥环境中储存。
有益效果:本发明将五味子叶、格桑花蒸汽杀青,去除原料中的苦涩味,将原料采用维生素C溶液进行打浆,更加丰富了营养物质,通过复合酶处理,充分保留五味子叶、格桑花的营养物质,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多次均质不仅改善了成品茶粉的口感,也提升了成品茶粉的品质,使成品茶粉具有滋阴强壮、补中益气、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保健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五味子叶格桑花茶粉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春生,未经李春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43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疏肝散结茶及其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松针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