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鱼钩防挂套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15315.3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9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07 |
发明(设计)人: | 蔡衍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巨洋钓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97/00 | 分类号: | A01K97/00;A01K83/0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5205 | 代理人: | 郭若山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钩 防挂套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鱼钩防挂套,包括本体,本体为环保硅胶本体,本体具有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第一套体为中空柱状结构,第二套体为扁状中空扇形结构,第二套体处于第一套体的轴向第一端端部外,第二套体的小端端部与第一套体的轴向第一端端部一体成型连接并相连通,第一套体的轴向第二端端部开设有绳体穿孔,上述第二套体的大端端部开设有供鱼钩弯勾部的尖锐端伸入于内的容置的伸入口。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本发明的防挂套可将鱼钩弯勾部的尖锐端隐藏起来,不会裸露在外,这样,钓鱼者经牵引线拖拉假铒在水里移动时鱼钩的弯勾部不会勾挂在礁石或其它异物上,并能够大大增大了诱鱼机率,还使鱼钩的弯勾部钓鱼功能不受本发明防挂套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类诱捕配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在鱼钩上的防挂套。
背景技术
在钓鱼活动中为了吸引鱼类咬钩,除了传统饵料之外,通常还会采用各式各样的假饵,假铒的一端通过鱼钩绳绑固有一鱼钩,即鱼钩具有竖部和与竖部的一端一体成型的弯勾部,此弯勾部的开口朝向竖部的另一端,鱼钩绳一端与假铒的一端端部绑固配合,另一端与竖部的另一端绑固配合,牵引线绑定在假铒的另一端上,这样假饵在牵引线的拖拉以及水流、浮力等作用下产生类似小鱼游动的动作,可以诱导大型鱼类更加容易将假饵当作捕食对象而咬钩。但是,鱼钩的弯勾部的端部呈尖锐状,牵引线在拖拉假铒时,鱼钩受水流的影响会发生一定角度的偏摆,这样,鱼钩的偏摆极易造成弯勾部的尖锐端勾挂在礁石或水生植物、枯木枝上,使假铒的拖拉运动受阻,此时,钩鱼者用力拉动牵引线时易造成弯勾部的尖锐端发生变形,造成鱼类不易咬住鱼钩勾头,钩鱼功能降弱,甚至造成牵引线断线,使假铒与牵引线相脱离,假铒丢失。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上述缺陷进行深入研究,遂由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使鱼钩的弯勾部勾挂住异物,并不影响鱼钩钩鱼功能的鱼钩防挂套。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鱼钩防挂套,包括套设在鱼钩外的本体,上述本体为环保硅胶本体,上述本体具有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上述第一套体为与鱼钩竖部紧配合的中空柱状结构,上述第二套体为由一端向另一端方向渐扩的扁状中空扇形结构,上述第二套体处于上述第一套体的轴向第一端端部外,上述第二套体的小端端部与上述第一套体的轴向第一端端部一体成型连接,且上述第二套体的中空腔室与上述第一套体的中空腔室相连通,上述第一套体的轴向第二端端部开设有绳体穿孔,上述第二套体的大端端部开设有供鱼钩弯勾部的尖锐端伸入于内的容置的伸入口。
上述本体的肖氏硬度为30-36HS。
上述第二套体的两侧面上均凸设有若干条条形凸条,以套体的大、小端方向为长度方向,上述条形凸条的长度方向沿第二套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各条形凸条沿第二套体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列设置。
上述第二套体的大端端部呈向第二套体小端方向内凹的凹弧结构。
上述本体的外表面涂覆有一层发光涂料层。
上述本体为由环保硅胶与闪光粉搅拌混合制得的亮光环保硅胶本体。
上述第二套体位于鱼钩弯勾部尖锐端处的部位的宽度小于鱼钩弯勾部开口的口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巨洋钓具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巨洋钓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531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材天麻的贮藏方法
- 下一篇:一种保藏日本追寄蝇蛹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