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铰柱式双拉杆悬臂堆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15726.2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7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绍山;孙腾旭;常胜;郑凯;孙萌;李晓齐;安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28 | 分类号: | B65G65/28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曲永祚;李洪福 |
地址: | 116013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铰柱式双 拉杆 悬臂 堆料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悬臂堆料机,特别涉及一种铰柱式双拉杆悬臂堆料机。
背景技术
悬臂堆料机是先进高效的散料装卸专用设备,用来装卸煤炭、矿石原料等散状物料机械,是广泛用于电力、冶金、矿山和交通(港口码头)等基础产业的大型设备。
目前堆料机无论双拉杆还是单拉杆,立柱与下侧均为一体结构,弯矩大,为了保证强度需要而使立柱下部结构外形尺寸大,重量特别重,走行、回转机构功率大。而且该机型因立柱弯矩大,容易出现立柱下部断裂和疲劳破坏的问题。
因此,开发一种新型悬臂堆料机,解决现有机型因立柱弯矩大带来的走行和回转机构功率大、整机结构尺寸大和重量大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设计为铰柱式双拉杆结构,使立柱底部根本不存在弯矩,解决现有机型因立柱弯矩大带来走行和回转机构功率大、整机结构尺寸大和重量大等技术难题的铰柱式双拉杆悬臂堆料机。
为达到以上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铰柱式双拉杆悬臂堆料机,包括:上部钢结构、门座架、回转装置、俯仰装置、走行装置、皮带机系统、司机室装置、尾车装置和物料转载装置;
上部钢结构包括:立柱、配重拉杆、配重臂、配重、悬臂梁和悬臂拉杆;
立柱通过铰轴Ⅰ垂直铰接于悬臂梁前端;
悬臂拉杆一端固定于悬臂梁上,另一端固定于立柱上,形成由立柱、悬臂梁和悬臂拉杆组成的斜拉结构;
配重通过配重拉杆和配重臂支撑固定于立柱与悬臂梁延伸方向相对侧面,且配重拉杆、配重臂和立柱共同组成三角支撑体系;
作为优选结构,悬臂梁包括:与立柱铰接的悬臂梁前段和悬臂梁尾段,其中悬臂梁前段与悬臂梁尾段之间通过铰轴Ⅱ连接;
悬臂拉杆包括:前拉杆和后拉杆;
其中,前拉杆倾斜固定于悬臂梁前段与立柱之间,形成斜拉结构,后拉杆倾斜固定于悬臂梁后段与立柱之间形成斜拉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物料通过地面皮带机经过尾车装置落到物料转载上,后落到悬臂皮带机系统上,物料通过悬臂皮带机堆到料场中。
下侧回转装置控制上部钢结构和皮带机回转到不同位置进行堆料作业。
俯仰装置控制上部钢结构和皮带机不同的俯仰角度,实现不同高度堆料作业。
走行装置带动整机,走行到料场不同位置进行堆料。
司机室装置是操作人员工作的地方,门座架起到联结走行装置及上部钢结构的作用;
铰轴Ⅰ将立柱与悬臂梁尾段铰接在一起,立柱与悬臂梁尾段理论上可以转动,但后拉杆通过两端销轴与立柱与悬臂梁尾段连接在一起,成为一个受力三角形;
悬臂悬臂梁尾段在回转中心处下侧通过球铰轴承与下部相连。整机中心也是回转中心。
悬臂梁前段与悬臂梁尾段用铰轴Ⅱ连接在一起,通过前拉杆拉住,悬臂梁前段不能向下坠落。
配重臂上装有配重,其一端通过销轴铰接在立柱上,另一端通过配重拉杆联结在立柱上,配重拉杆两端通过销轴联结在立柱和配重臂上。
配重位于整机中心后侧平衡整机前侧的立柱、悬臂梁尾段、悬臂梁前段、后拉杆、前拉杆等的重量;
配重在立柱上产生的不平衡力矩,被后拉杆产生拉力平衡掉实现整体平衡。
这种堆料机立柱和悬臂尾端通过铰轴连接,配重在立柱上产生的不平衡力矩,通过悬臂梁上后拉杆平衡掉,前拉杆拉住悬臂前段。
此种形式立柱底部没有弯矩,立柱截面很小,结构件重量轻,配重重量也随之降低,降低整机重量;铰柱式制造安装也相对容易。
其中,悬臂梁采用两段式设计便于运输。
综上,本发明优势在于:
1、立柱与配重分别位于整机中心两侧,配重重量也随之减小,整机重量轻。
2、整机的回转及走行功率降低,节能减排效果好。
3、立柱底部无弯矩,抗疲劳能力增强,提高钢结构安全性能。
4、采用分体结构,运输避免超高超宽现象,节省运费。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共10幅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上部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悬臂梁前段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悬臂梁前段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连华锐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57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电动床
- 下一篇:一种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椅子靠背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