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深海双向推进液压抓斗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16184.0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446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发明(设计)人: | 孙远韬;张氢;秦仙蓉;张小龙;陈淼;孙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F9/20 | 分类号: | E02F9/20;E02F9/22;E02F9/2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宣慧兰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海 双向 推进 液压 抓斗 监控 系统 | ||
1.一种深海双向推进液压抓斗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上控制装置(1):设置在抓斗拖船的操作室内,用以对液压抓斗(3)监控,所述的水上控制装置(1)包括工业计算机(11)、第一以太网交换机(12)、水上以太网光端机(13)、水上主控制器(14)、控制开关、水听器喇叭(16)和显示屏,所述的第一以太网交换机(12)分别与工业计算机(11)、以太网光端机(13)和水上主控制器(14)连接,所述的水上主控制器(14)分别与控制开关和水听器喇叭(16)连接,所述的显示屏分别与水上以太网光端机(13)、水上主控制器(14)和工业计算机(11)连接,所述的水上以太网光端机(13)与水下驱动箱(2)通信;
水下驱动箱(2):其两端分别设有双向推进器(5),并与水上控制装置通过光纤通信,以及通过拖缆与抓斗拖船连接,用以对液压抓斗(3)实现精确定位以及处理和传输监控信息;
液压抓斗(3):与水下驱动箱连接,通过水下驱动箱液压驱动;
抓斗传感装置(4):通过光纤与水下驱动箱通信,并且通过拖缆与水下驱动箱连接,用以对液压抓斗(3)进行监控,采集监控信息并传递给水下驱动箱(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海双向推进液压抓斗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开关包括液压泵站控制开关(151)、双向推进器控制开关(152)、摄像头控制开关(153)、声呐控制开关(154)和照明灯控制开关(1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海双向推进液压抓斗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示屏包括声呐显示屏(171)、传感器操作状态显示屏(172)、摄像头显示屏(173),所述的声呐显示屏(171)与工业计算机(11)连接,所述的传感器操作状态显示屏(172)与水上主控制器(14)连接,所述的摄像头显示屏(173)通过视频分割器(174)与水上以太网光端机(13)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深海双向推进液压抓斗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下驱动箱(2)包括远程控制器(21)、第二以太网交换机(22)、推进器驱动器(23)、液压泵站(24)、水下以太网光端机(25)、第一可变焦彩色摄像头(26)和箱内探照灯(27),所述的远程控制器(21)分别与第二以太网交换机(22)、推进器驱动器(23)、液压泵站(24)、第一可变焦彩色摄像头(26)和箱内探照灯(27)连接,所述的水下以太网光端机(25)分别与水上以太网光端机(13)、第二以太网交换机(22)和抓斗传感装置(4)连接,所述的第一可变焦彩色摄像头(26)与水下以太网光端机(25)连接,所述的液压泵站(24)通过液压油管与液压抓斗(3)驱动连接,所述的推进器驱动器(23)与双向推进器(5)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深海双向推进液压抓斗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压泵站(24)上还设有与远程控制器(21)连接的液压泵站传感器(28)。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深海双向推进液压抓斗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抓斗传感装置(4)包括水下控制器(41)、第三以太网交换机(42)、摄像头、水下传感器、灯和声呐,所述的水下控制器(41)分别与第三以太网交换机(42)、摄像头、水下传感器和灯连接,所述的第三以太网交换机(42)分别与声呐和第二以太网交换机(22)通信,所述的摄像头与水下以太网光端机(25)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深海双向推进液压抓斗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灯包括250W光线可调聚光灯(451)和400W光线可调HMI灯(452),所述的声呐包括双频扫描成像声呐(461)和DFP剖面声呐(46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深海双向推进液压抓斗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摄像头包括CCD黑白摄像头(431)、低照度黑白摄像头(432)和第二可变焦彩色摄像头(433)。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深海双向推进液压抓斗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下传感器包括100kHz水听器(441)、压力/深度传感器(442)、应变仪(443)、陀螺仪(444)、电子罗盘(445)和油缸行程传感器(44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618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主动式铲运机俯仰油缸压力稳定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混凝土超厚球拱井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