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保护智能终端用户隐私的方法以及智能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16787.0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30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宜;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12/02 | 分类号: | H04W12/02;H04W88/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张筱宁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 智能 终端 用户 隐私 方法 以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智能 终端用户隐私的方法以及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如手机、平板等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智能终 端的用户使用量越来越大。为了保护隐私、防止误操作和在不关闭系统软件 的情况下节省电量,屏幕锁定功能已经成为智能终端用户使用频率极高的应 用之一。
现有技术中,通常在智能终端上为用户提供多种锁屏方式的选择。例如, 智能终端的锁屏选项中通常包括:图案锁屏、密码锁屏等等。
实际应用中,智能终端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锁屏指令后,可以按照用户预 先选择的锁屏方式进行锁屏,进入锁屏状态;之后,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 屏指令、以及解屏密码之后,智能终端可以利用预先保存的锁屏密码,对用 户输入的解屏密码进行校验,若校验通过,则实现智能终端的解锁,或者进 入预先设置的与锁屏密码对应的工作模式。
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智能终端中通常将锁屏密码以明码的形式 存储于智能终端中,甚至会基于操作系统将锁屏密码存储于智能终端中指定 的文档文件。例如,对于安卓(Android)系统的智能终端,通常将锁屏密码 以明码的形式存储于名为password.key的文件中。这样,会导致恶意用户可 能对智能终端的该文件进行针对性的破解,增大安全隐患;而且,恶意用户 在查找到该文件后即可获得锁屏密码,从而使得智能终端的锁屏保护失效, 并造成用户隐私泄露。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保护智能终端用户隐私的方法,以此提高智能终 端中的用户隐私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护智能终端用户隐 私的方法以及智能终端,用以提高用户隐私的安全性。
本发明方案提供了一种保护智能终端用户隐私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用户设置的密码后,利用用户识别模块SIM卡的国际移动用户识 别码IMSI码对所述密码进行加密运算,将运算得到的第一数据进行存储;
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密码后,从SIM卡读取IMSI码,并利用读取 的IMSI码对所述解锁密码进行加密运算得到第二数据;
若得到的第二数据与存储的第一数据一致,则进行解锁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终端,其包括:
锁定设置模块,用于获取用户设置的密码后,利用SIM卡的IMSI码 对所述密码进行加密运算,将运算得到的第一数据进行存储;
解锁模块,用于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解锁密码后,从SIM卡读取IMSI 码,并利用读取的IMSI码对所述解锁密码进行加密运算得到第二数据; 若得到的第二数据与所述锁定设置模块存储的第一数据一致,则进行解锁 操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智能终端利用SIM卡的IMSI码对用户设置的密 码进行加密运算,并对运算得到的第一数据进行存储,并不把用户设置的密 码以明码的形式存储于智能终端中,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破解难度,增加智 能终端用户的隐私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将基于用户设置的密码加密得到第一数 据存储于以SIM卡的IMSI码为名的文件夹中。一方面,相较于现有基于操 作系统的指定的文档文件,以SIM卡的IMSI码为名的文件夹被攻击者找到 的难度更大。另一方面,以IMSI码为名的文件夹中存储的是基于用户设置 的密码加密得到的第一数据,并不是用户设置的密码。也就是说,即使攻击 者在查找到以IMSI码为名的文件夹也无法从智能终端中直接获取用户设置 的密码,大大增强了智能终端中用户隐私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以SIM卡的IMSI码对用户设置的密码进行加密,并将加密 得到的数据进行存储,而不存储用户设置的密码。这样,若用户丢失智能终 端,无论当前持有智能终端的其他用户更换或者不更换原用户的SIM卡,当 前持有智能终端的其他用户都无法从智能终端中直接获取用户设置的密码, 且很难获取原用户的SIM卡的ISMI码,从而无法进行智能终端的解锁,保 障了智能终端中原用户的隐私数据的安全。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 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保护智能终端用户隐私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元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67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朋友圈分享的免费WIFI认证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通讯终端加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