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物质的二氧化碳施肥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17027.1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323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贾冬冬;高瑞龙;郭文忠;聂铭君;田野;赵倩;刘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G7/02 | 分类号: | A01G7/02;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刚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储气装置 施肥 壳体 储气罐 二氧化碳传感器 储物装置 加热装置 加水装置 控制装置 出气管 生物质 发酵 体内二氧化碳 空气压缩机 温室 控制阀门 生产效率 施肥技术 通风装置 温室气体 密闭 管口 氧气 体内 穿过 检测 | ||
本发明涉及温室气体施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生物质的二氧化碳施肥设备及方法,二氧化碳施肥设备包括密闭的壳体,壳体内设有储物装置、加热装置、加水装置、第一二氧化碳传感器、储气装置和控制装置;加热装置用于提供发酵所需的温度,加水装置用于向储物装置内加入水分;第一二氧化碳传感器用于检测壳体内二氧化碳的浓度;储气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和储气罐,储气罐连接有穿过壳体的出气管,出气管的管口设有控制阀门;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储气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壳体的顶部还设有通风装置,用于提供发酵所需的氧气。本发明的二氧化碳施肥设备可以收集二氧化碳并根据温室内的需要向温室内提供二氧化碳,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温室气体施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生物质的二氧化碳施肥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设施农业已由简易塑料大棚、温室发展到具有人工环境控制的自动化、机械化程度极高的现代化大型温室和植物工厂。设施蔬菜生产在设施农业占了很大的比重,设施蔬菜生产中,二氧化碳作为光合作用的反应物,对植物的生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氧化碳缺乏在设施蔬菜的生产中已经成为一个影响作为生长发育的因素,尤其是在一些地面硬化的温室中表现尤为明显,因此,如何提高并调控温室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以满足作物光合作用的需要,同时达到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的目的,已经成为设施蔬菜栽培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现有的化学型二氧化碳发生器主要是通过调节反应腔内的压力变化来达到控制二氧化碳气体的出气率,但由于硫酸等药品的获取难度大、腐蚀性强,成本高等问题,所以该方法存在了很大的制约性。现有的生物发酵法制取二氧化碳的方式有施用颗粒有机生物气肥法,将颗粒有机生物气肥按一定间距均匀施入植株行间,施入深度为3厘米,保持穴位土壤有一定的水分,使其相对湿度在80%左右,利用土壤微生物发酵产生二氧化碳,该方式的缺点是需要外界补充颗粒的有机气肥,成本比一般的有机物发酵法要高,而且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和释放时间不受控制,影响温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调节效果。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利用生物质发酵产生二氧化碳施肥量不可控制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生物质的二氧化碳施肥设备,包括密闭的壳体,壳体内设有储物装置、加热装置、加水装置、第一二氧化碳传感器、储气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储物装置用于放置待发酵生物质;所述加热装置用于提供发酵所需的温度,所述加水装置用于向储物装置内加入水分;所述第一二氧化碳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壳体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所述储气装置包括空气压缩机和储气罐,所述空气压缩机用于收集壳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所述储气罐连接有穿过所述壳体的出气管,用于向壳体外释放二氧化碳,所述出气管的管口设有控制阀门;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储气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所述壳体的顶部还设有通风装置,用于提供发酵所需的氧气。
其中,所述储物装置设于所述壳体的上部,所述储气装置设于所述储物装置的下方。
其中,所述第一二氧化碳传感器与所述空气压缩机的进口位于同一高度。
其中,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第二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第二二氧化碳传感器设于所述壳体内的上部空间。
其中,所述储物装置包括一个或多个储物箱,所述储物箱的顶部开口设置,且所述储物箱的侧壁为网孔状。
其中,所述储物箱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支架上,所述支架上与所述储物箱接触位置设有流利条。
其中,所述加水装置包括加水管、水泵和水箱;所述加水管铺设于所述储物装置的上方,且加水管上间隔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水泵连接于所述水箱与所述加水管之间。
其中,所述壳体内还设有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壳体内的温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170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立体养殖盆
- 下一篇:一种用双层塑料膜调温调光的食用菌菌丝培养及出菇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