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桑黄菌的培养基、培养方法及其作为桑黄菊花菌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20117.6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1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朱吉权;张顺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吉权;张顺凯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23F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栾波 |
地址: | 443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桑黄菌 培养基 培养 方法 及其 作为 菊花 应用 | ||
1.一种桑黄菌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所述培养基包括以下原料:
杭白菊75~85份、麸皮10~20份、玉米粉2~10份、蔗糖0.5~1.5份;其中,所述培养基还包括占培养基重量百分比为100%~110%的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黄菌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
杭白菊76~80份、麸皮14~16份、玉米粉5~7份、蔗糖0.8~1.2份;其中,所述培养基还包括占培养基重量百分比为103~107%的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桑黄菌的培养基,其特征在于,所述麸皮直径为0.3~0.5cm,玉米粉为0.5mm左右粉状物,菊花为单朵状。
4.一种桑黄菌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桑黄菌种接种于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桑黄菌丝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桑黄菌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桑黄菌种接种于所述培养基之前,还需要对所述培养基进行拌料、装袋、灭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桑黄菌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的具体步骤为:将所述培养基装入菌袋中后进行高压灭菌,压力为0.14~0.16MPa,时间为110~130min。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桑黄菌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袋为圆柱形,底部直径为8~12cm,高12~30cm。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桑黄菌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桑黄菌种接种于培养基时,所接种的桑黄液体菌种量为每个菌袋接种20~35mL。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桑黄菌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的具体条件为:
在温度为23~27℃,空气相对湿度为60~75%的培养环境下避光培养30~40天,菌丝长满菌袋之后再培养13~17天至菌丝体成熟;
培养过程中每天早晚各通风25~35min,每8~12天剔除一次有杂菌感染的菌袋。
10.权利要求9所述的桑黄菌的培养方法制得的桑黄菌丝体作为桑黄菊花菌茶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吉权;张顺凯,未经朱吉权;张顺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011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