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基钻屑石油烃降解菌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922328.3 申请日: 2015-12-14
公开(公告)号: CN105524859A 公开(公告)日: 2016-04-27
发明(设计)人: 宿辉;李明月;郭庆丰;李小龙;李凤娟;毕炎超;姜涛;刘键;谢俊成;任登涛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分公司
主分类号: C12N1/20 分类号: C12N1/20;C02F3/34;C02F101/32;C02F103/08
代理公司: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代理人: 赵瑶瑶
地址: 100010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水基钻屑 石油 降解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涉及一种水基钻屑石油烃降解菌。

背景技术

石油已成为港口海域主要污染源之一,港口海域受到天然源的石油和人为排放石油(海洋石油运输、海洋钻井平台石油生产、城市污水排放、疏浚物释放、陆地石油生产大气沉降、城市地表径流携带、工业污水排放、河流输送)的污染。大型港口的水深一般为几米至几十米,周围没有潮滩,持续输入的石油污染经过扩散、蒸发、溶解、乳化、光化学氧化、微生物氧化、沉降、形成沥青球等一系列复杂变化后,大量石油污染沉降进入沉积层,受温度、溶氧、pH等环境条件限制,沉积物中石油烃的自然降解非常缓慢,石油烃会在此驻留几年甚至几十年,在海流、海浪、疏浚等作用下,沉入海底的石油或石油氧化物还可能再次浮上海面,造成二次污染。而长期受石油污染的区域会有石油烃降解菌的富集,可以采用土著石油烃降解菌对污染港口海域进行原位修复。

2011年对渤海湾沉积物的石油烃含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港口海域(天津港)沉积物石油烃含量为484mg/kg,污染高于其他海域。由此可见,港口海域已成为我国石油污染的重灾区。为了解决港口海域石油污染问题,进行石油烃的微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治理港口石油污染,不造成二次污染的降解是十分必要的。本课题针对港口海域的石油污染状况,利用天津港筛选出的土著微生物,构建适合港口海域对石油烃具有较强降解效果的菌群;而对于石油烃降解菌株的专一性降解实验,可以有效分析菌株对烃类物质的降解能力,并以此理论进行港口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对于港口海域的治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性的意义。以期为微生物修复港口海域石油污染技术提供理论支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降解效率高的水基钻屑石油烃降解菌。

本发明实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基钻屑石油烃降解菌,保藏编号为:CGMCCNo.11389,分类命名为:芽孢杆菌Bacillussp.,保藏日期:2015年09月17日,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而且,所述石油烃降解菌降解正十九烷、姥鲛烷、菲、芘和苯并(α)芘。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提供的菌株采用平板法甄别菌株的降解专一性结果为菌株CH1可降解正十九烷、姥鲛烷、菲、芘和苯并(α)芘。

2、本发明提供的菌株混合菌在姥鲛烷、菲、荧蒽、苯并(α)芘、这四种物质混合烃以及空白对照的培养液中生长30天后,平板涂布法观察菌落结构发生变化:空白组中菌株CH1数量占绝对优势。

3、本发明提供的菌株经过石油烃降解菌20天的降解,菌株CH1对柴油的降解率均达到90%以上,空白对照组挥发量约占60%;通过GC-MS全扫描正十九烷的降解产物,得出其降解率及降解产物峰图,正十九烷20天的挥发量(20μg/L的浓度除外)约有97%-99%。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CH1的菌落形态图;

图2为本发明CH1的扫描电镜图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方案叙述本发明方法。除非特别说明,本发明中所用的技术手段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方法。另外,实施方案应理解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发明的实质和范围仅由权利要求书所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对这些实施方案中的物料成分和用量进行的各种改变或改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申请人对天津港口海域海水中烷烃、芳烃含量进行检测,其中烷烃的浓度为24.44μg/L,甲基取代的芳香烃浓度为1.60μg/L,含量远远大于渤海海域等其他海域含量;对潮间带沉积物优控多环芳烃含量进行检测,其中低潮位的16种优控多环芳烃的浓度为154.07ng/g,中潮位为42.21ng/g,高潮位为33.11ng/g,含量高于其它非港口海域。分析沉积物中PAHs含量,通过对多环芳烃混标进行选择离子扫描,低潮位、中潮位和高潮位的沉积物中PAHs的GC-MS色谱图。其成分为:萘、苊烯、苊、芴、菲、蒽、荧蒽、芘、苯并(a)蒽、屈、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

一种水基钻屑石油烃降解菌,具体发现及鉴定过程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分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环保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23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