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图纹制品以及制备该图纹制品的印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22514.7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842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翟福甡;胡毓水;姚宗勇;倪罡;翟振强;张临垣;李乐平;周树荣;杨志洪;杨帆;王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1/10 | 分类号: | B41M1/10;B41M1/18;B41M3/00;B41M3/06;B42D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宋少娜 |
地址: | 10007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品 以及 制备 印刷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图纹制品以及制备该图纹制品的印刷方法,涉及防伪品的设计与印刷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色域空间不足,防伪性较差的技术问题。该图纹制品包括基材,其中:基材包括正面和背面,正面与背面至少其中之一上的图案为至少两块凹印版面采用套合和/或叠印工艺印刷制成。制备该图纹制品的印刷方法,包括步骤:Sa、设计至少两块凹印版面;Sb、使用至少两块凹印版面在基材的正面和/或背面采用套合和/或叠印工艺印刷出图案。本发明用于提高图纹制品尤其钞券产品的防伪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品的设计与印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图纹制品以及制备该图纹制品的印刷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的钞券印刷均由一块凹印版完成,再由多个胶印版印刷配合实现凹印与胶印的套合、叠色等工艺以形成钞券印刷的彩色效果和凹印触感效果。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制备而成的钞券印刷品上的彩色区域一般可以观察出明显的胶印和凹印分离效果,一方面凹印只有一块版,为了实现保证凹印深版纹的印刷,需要施加很大压力,不能解决压力兼容问题,即压力只能采用平衡、妥协来适应不同深浅版纹对印刷压力的需求,带来纸张变形的不确定性和印刷成品图纹部分细节的缺失,另一方面依靠凹印与胶印的套印和胶印之间的套印,这样与非钞券产品的实现方法一致,很难实现精准的套合关系,依靠胶印二维色彩的灰阶变化和混色效果的实现,色域空间受限,人手也能感觉到版纹的质量较低。
基于此,本技术领域需要有一种新的方法使钞券印刷后的成品可以在色彩和手感上更具与普通印刷品的可区分性,并与上述现有的钞券印刷品之间区别开,使钞券产品更具防伪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至少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图纹制品以及制备该图纹制品的印刷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色域空间不足,防伪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纹制品,包括基材,其中:
所述基材包括正面和背面,所述正面与所述背面至少其中之一上的图案为至少两块凹印版面采用套合和/或叠印工艺印刷制成。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不同印次的所述凹印版面上涂布的油墨为相同的或不同的单色或混色油墨。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不同印次的所述凹印版面上的图案为不同形状、不同组合方式、不同排列方式的点、线条、色块的组合形成,且不同印次的所述凹印版面上的图案存在套合、叠印关联。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每块所述凹印版面上的版纹的深度尺寸所属的数值范围各不相同或彼此相同。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凹印版面上版纹的深度不低于4微米,至少一块所述凹印版面上的部分版纹的深度为40微米-100微米。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每块所述凹印版面的最小单元尺寸、墨层厚度各不相同或彼此相同。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凹印版面上涂布的墨层为导电油墨涂层。
作为本发明前文或后文提供的任一技术方案或任一优化后技术方案的优化,所述图纹制品为钞券产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本发明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图纹制品的印刷方法,包括步骤:
Sa、设计至少两块凹印版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未经中国人民银行印制科学技术研究所;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25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