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22541.4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5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章结兵;谢凤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锂盾储能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4 | 分类号: | H01M2/14;H01M2/1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513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隔膜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重要的绿色能源电池,由于其质量轻、比容量大和安全性的特点,已在移动电源、笔记本电脑、手机、动力汽车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锂离子电池一般由电池外壳(封装材料)、正极、负极、隔膜及电解液所组成,隔膜是重要的隔离电池内芯正、负极材料,在电池使用过程中锂离子可自由穿过隔膜实现电池的充放电,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能。
目前,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主要为聚烯烃隔膜如单层聚丙烯(PP)微孔膜、单层聚乙烯(PE)微孔膜以及三层PP/PE/PP复合膜,该类隔膜制备方法主要为干法拉伸致孔法和湿法相分离法。现有的聚烯烃隔膜弊端在于:1、聚烯烃隔膜受热时易收缩,会造成隔膜尺寸不稳定,正负极直接接触而短路;2、闭孔温度和破膜温度较低,当发生电池刺穿等状况时,电池内部大量放热,导致隔膜完全融化收缩,电池短路产生高温直至电池解体或爆炸。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隔膜材料具有较低的闭孔温度点和破膜温度高的特点,是一种安全性的隔膜材料。
技术方案: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基膜材料和涂层,所述基膜材料包括聚烯烃和多孔氧化铝超细粉体;所述隔膜为含氟涂料。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聚烯烃为聚乙烯或聚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多孔氧化铝超细粉体的颗粒大小为3000目-5000目,孔径大小为5-100nm,孔密度为1010-1012个/cm2。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氧化铝超细粉体含量占所述基膜材料的0.1-3%。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含氟涂料中的氟材料是聚四氟乙烯、聚偏二氟乙烯、聚三氟氯乙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氧化铝超细粉体与聚烯烃进行均匀混合,得到聚烯烃混合物;
步骤2,聚烯烃混合物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冷却、切料,挤出机的熔融共挤温度为130-180℃,冷却温度为5-30℃;
步骤3,取步骤2中的物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二次挤出、冷却、切料,混炼、拉伸压片,挤出机的熔融共挤温度为130-180℃,冷却温度为5-30℃;
步骤4,在压片材料上涂覆含氟涂料,烘干;
步骤5,在氧气环境下进行等离子体处理步骤4中的压片材料,得到隔膜成品。
有益效果: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隔膜材料的基膜选择聚烯烃和多孔超细氧化铝粉体作为基膜材料,可有效降低隔膜的闭孔温度和提高孔隙均匀度,在其表面涂覆含碳的氟膜材料,可有效提高隔膜的抗电解液溶解能力,在电池应用过程中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电池容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包括基膜材料和涂层,所述基膜材料包括聚乙烯和多孔氧化铝超细粉体;所述涂层为聚四氟乙烯。
其中,多孔氧化铝超细粉体的颗粒大小为3000目,孔径大小为5nm,孔密度为1010个/cm2。所述氧化铝超细粉体含量占所述基膜材料的0.1%。
一种制备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聚乙烯和多孔氧化铝超细粉体均匀混合,得到聚烯烃混合物;
步骤2,聚烯烃混合物在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冷却、切料,挤出机的熔融共挤温度为130℃,冷却温度为5℃;
步骤3,取步骤2中的物料在双螺杆挤出机中二次挤出、冷却、切料,混炼、拉伸压片,挤出机的熔融共挤温度为130℃,冷却温度为5℃;
步骤4,在压片材料上涂覆四氟乙烯,烘干;
步骤5,氧气环境下等离子体处理步骤4中的压片材料,得到隔膜成品。
实施例2
一种锂离子电池隔膜材料,包括基膜材料和涂层,所述基膜材料包括聚丙烯和多孔氧化铝超细粉体;所述涂层为聚偏二氟乙烯和聚三氟氯乙烯的混合物。
其中,多孔氧化铝超细粉体的颗粒大小为4000目,孔径大小为50nm,孔密度为1011个/cm2。所述氧化铝超细粉体含量占所述基膜材料的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锂盾储能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锂盾储能材料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25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方位视频目标跟踪检测的智能监控系统
- 下一篇:网络信息处理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