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万能电池充电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22965.0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7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陈绍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益联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264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万能 电池充电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充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充电器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开关电源充电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于充电器的需求正在逐步增加。但是由于一些人为和非人为的因素,充电器故障也越来越多。因此,一款好的充电器,其保护措施也是一项重要的指标。目前,大多数充电器虽有防护措施,但电路较为复杂,使得充电器成本增加。
而本电路结构简单,包含元件极少。在保护充电器的同时,又可降低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通过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保护效果突出的充电器反接和短路保护电路,来实现充电器输出出现反接或短路情况时的保护。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万能电池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阻R1、R2、R3、R4、晶体三极管、开关元件、充电器和电池;
所述的电阻R4与开关元件并联一端与充电器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电池连接;
所述的晶体三极管的集电极与开关元件连接,用于控制开关元件的接通和关断;
所述的电阻R1和电阻R2串联后与电池并联;
所述的晶体三极管的基极与电阻R3连接,电阻R3另一端同时与电阻R1和电阻R2连接;
所述的充电器的一端、晶体三极管的发射极、电阻R2一端及电池的一端连接并接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对本发明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万能电池充电器:包括电阻R11、R22、R33、R44、晶体三极管5、开关元件6、充电器7和电池8;电阻R44与开关元件6并联一端与充电器7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电池8连接;晶体三极管5的集电极与开关元件6连接,用于控制开关元件6的接通和关断;电阻R11和电阻R22串联后与电池8并联;晶体三极管5的基极与电阻R33连接,电阻R33另一端同时与电阻R11和电阻R22连接;充电器7的一端、晶体三极管5的发射极、电阻R22一端及电池8的一端连接并接地。
当充电器7、电池8连接正常时,电阻R11和电阻R22连接在电池两端,具有分压的作用。电阻R22所分的电压经电阻R33输入到晶体三极管5的基极。此时若充电器上电工作,则晶体三极管5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可形成通路,致使开关元件导通,充电开始。
若输出短路,则晶体三极管5基极电压为0V,三极管不导通,从而使开关元件6断开。此时,电阻R44串入充电器7输出端,通过改变电阻R44电阻阻值可以达到限制短路时电流的作用。由于电阻R44与开关元件6并联,在正常工作时,电阻R44电阻被短路,不会产生功耗。输出空载时,没有电流回路,电阻R44同样不会产生多余功耗。
若输出反接,则晶体三极管5基极电压为负值,此时晶体三极管5的集电极与发射极不会导通,开关元件断开。电阻R44同样起到限制电流的作用。选择合适阻值的电阻,可电流限制的很小,此时便可同时对充电器和电池进行保护。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益联光电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益联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29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规划资产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课程推荐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