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导体结构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23214.0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627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周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1/336 | 分类号: | H01L21/336;H01L21/8234 |
代理公司: | 11227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高静;吴敏<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 结构 制造 方法 | ||
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形成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衬底;在衬底上形成图形化的硬掩膜层;在第一区域形成第一伪栅结构,包括第一伪栅氧化层和第一伪栅电极层,在第二区域形成第二伪栅结构,包括第二伪栅氧化层和第二伪栅电极层;去除第一伪栅结构顶部的硬掩膜层和第一伪栅结构;在第一鳍部表面形成第一栅氧化层;去除第二伪栅结构顶部的硬掩膜层和第二伪栅结构;分别在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形成第一栅极结构和第二栅极结构。本发明采用硬掩膜层保护第二伪栅结构,避免第二伪栅电极层因形成第一栅氧化层的氧化工艺而被氧化形成氧化层,从而避免去除氧化层的工艺对介质层造成损耗,进而提高半导体器件的电学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制造中,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趋势,集成电路特征尺寸持续减小。为了适应特征尺寸的减小,MOSFET场效应管的沟道长度也相应不断缩短。然而,随着器件沟道长度的缩短,器件源极与漏极间的距离也随之缩短,因此栅极对沟道的控制能力随之变差,栅极电压夹断(pinch off)沟道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使得亚阈值漏电(subthreshold leakage)现象,即所谓的短沟道效应(SCE:short-channel effects)更容易发生。
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特征尺寸的减小,半导体工艺逐渐开始从平面MOSFET晶体管向具有更高功效的三维立体式的晶体管过渡,如鳍式场效应管(FinFET)。FinFET中,栅至少可以从两侧对超薄体(鳍部)进行控制,具有比平面MOSFET器件强得多的栅对沟道的控制能力,能够很好的抑制短沟道效应;且FinFET相对于其他器件,具有更好的现有的集成电路制作技术的兼容性。
鳍式场效应管按照功能区分主要分为核心(Core)器件和周边(I/O)器件(或称为输入/输出器件)。按照鳍式场效应管的电性类型区分,核心器件可分为核心NMOS器件和核心PMOS器件,周边器件可分为周边NMOS器件和周边PMOS器件。
通常情况下,周边器件的工作电压比核心器件的工作电压大的多。为防止电击穿等问题,当器件的工作电压越大时,要求器件的栅介质层的厚度越厚,因此,周边器件的栅介质层的厚度通常大于核心器件的栅介质层的厚度。
但是,现有技术形成的半导体器件的电学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制造方法,提高半导体器件的电学性能。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半导体结构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形成半导体基底,所述半导体基底包括衬底、凸出于所述衬底的鳍部,所述衬底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凸出于所述第一区域衬底的鳍部为第一鳍部,凸出于所述第二区域衬底的鳍部为第二鳍部;在所述半导体基底表面形成伪栅氧化膜以及位于所述伪栅氧化膜表面的伪栅电极膜,在所述伪栅电极膜表面形成图形化的硬掩膜层;以所述硬掩膜层为掩膜,刻蚀所述伪栅电极膜和伪栅氧化膜,在所述第一鳍部表面形成第一伪栅结构并在所述第二鳍部表面形成第二伪栅结构,其中,所述第一伪栅结构包括第一伪栅氧化层和第一伪栅电极层,所述第二伪栅结构包括第二伪栅氧化层和第二伪栅电极层;在所述半导体基底表面形成介质层,所述介质层与所述硬掩膜层齐平并露出所述硬掩膜层顶部表面;去除所述第一伪栅电极层表面的硬掩膜层和第一伪栅结构,暴露出所述第一鳍部的部分表面并在所述介质层内形成第一开口;在所述第一开口底部的第一鳍部表面形成第一栅氧化层;在形成所述第一栅氧化层之后,去除所述第二伪栅电极层表面的硬掩膜层和第二伪栅结构,暴露出所述第二鳍部的部分表面并在所述介质层内形成第二开口;在所述第一栅氧化层表面、第一开口侧壁以及第二开口的底部和侧壁上形成栅介质层;在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中填充金属层,位于所述第一开口中的第一栅氧化层、栅介质层和金属层构成第一栅极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开口中的栅介质层和金属层构成第二栅极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32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21-00 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半导体或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设备
H01L21-02 .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4 .非专门适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组的单个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导体器件之外的固体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的测试或测量
H01L21-67 .专门适用于在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的装置;专门适合于在半导体或电固体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处理过程中处理晶片的装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内或其上形成的多个固态组件或集成电路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处理;集成电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