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糖聚合物富集材料及其制备和在糖肽富集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24796.4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166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25 |
发明(设计)人: | 梁鑫淼;孙涛垒;李秀玲;卿光焱;姜舸;熊雨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0/286 | 分类号: | B01J20/286;B01D15/10;B01J20/30;G01N1/40;C08G81/00;C07K1/1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糖肽 单糖聚合物 富集 基质材料 富集材料 固相萃取 制备 蛋白酶解物 聚合物修饰 修饰 应用 聚合物材料 聚合物主链 席夫碱缩合 选择性分离 选择性富集 分离富集 高选择性 功能单体 糖响应性 高通量 淋洗液 洗脱液 共聚 单糖 非糖 接枝 冲洗 | ||
1.单糖聚合物富集材料,其特征在于:单糖功能单体通过席夫碱缩合的方法共聚到聚合物主链上,并进一步接枝到基质材料上,得到糖响应性聚合物材料;
其中,单糖功能单体为阿洛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甘露糖、乙酰葡萄糖胺、乙酰半乳糖胺、核糖、脱氧核糖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1号位溴代之后与对羟基苯甲醛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聚合物主链包括聚乙烯胺、聚天冬酰胺、聚酰胺、聚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聚甲基丙烯酸氨基丙酯或者聚丙烯酰胺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基质材料包括无机半导体Si、微孔SiO2、介孔SiO2、金属Au、Ag、Cu、Al或Pt,金属氧化物CuO、Al2O3、Fe3O4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单糖聚合物富集材料,其特征在于:
以阿洛糖为例,材料结构如下:
其中X=0.01~0.5。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单糖聚合物富集材料,其特征在于:富集材料为聚合物修饰的基质材料,材料的粒径是0.2-50μm,孔径为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单糖聚合物富集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
1)在反应容器中依次加入0.1-10g聚合物,0.1g-10g的单糖功能单体,同时加1-10mLH2O以及1-15mL甲醇作溶剂,20-60℃搅拌1-48小时,得到的产物装于透析袋中用体积含量1-99%甲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中透析1-7天后冷冻干燥后得单糖聚合物白色固体;
2)首先是3-(三乙氧基硅烷)丙基异硫氰酸酯的合成:在反应容器中加入5-30ml四氢呋喃,加1-10ml的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滴入1-5ml的二硫化碳搅拌1-3小时之后加入1-6g双氰胺,0.1-1ml的三乙胺,反应时间1-8小时,蒸馏出产物3-(三乙氧基硅烷)丙基异硫氰酸酯;
3-(三乙氧基硅烷)丙基异硫氰酸酯与基质材料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于甲苯中反应得带有异硫氰酸基团的基质材料;3-(三乙氧基硅烷)丙基异硫氰酸酯与基质材料的用量比例为0.1-0.5g,反应条件甲苯回流;
3)接有3-异硫氰酸基团的基质0.1-5g量浸入含有上述单糖聚合物1-10g水溶液10-50ml量中;将烧瓶的温度控制在20-60℃静置反应2—24小时;反应结束后用甲醇、水依次洗涤聚合物接枝表面,此聚合物表面的厚度为10-50nm,氮气吹干表面后置于真空干燥器中备用。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单糖聚合物富集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单糖功能单体按如下过程进行制备,
在反应容器内加入50-250ml的乙酸酐溶液加入0.5-3ml的高氯酸,缓慢加入所需单糖10-80g,搅拌10-80min后,置于冰浴中,依次加入5-20g红磷,10-30ml溴,10-20ml水,之后常温搅拌2-6h;所得混合物过滤,干燥,之后用1-99%石油醚乙醚溶液洗涤三次,旋干得一号位溴代其它羟基被乙酰基保护的糖的衍生物;
于反应容器中加入上述 产物10-40g,用50-200ml三氯甲烷溶解,之后加入50-200ml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加入0.5-10g四丁基碘化铵,1-10g对羟基苯甲醛,30-70摄氏度反应4-24h,之后除水层,干燥后混合物用柱层析法提纯的一号位接有对羟基苯甲醛其它羟基被乙酰基保护的产物;于反应容器中加入1-10g上述 产物,加入10-50ml甲醇,加入0.1-1g的甲醇钠,反应1-24h后,产物用柱层析法提纯,最后得单糖功能单体。
6.一种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单糖聚合物富集材料在糖肽富集中的应用。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单糖聚合物富集材料应用在糖肽的富集和/或选择性分离中;采用聚合物修饰的基质材料与糖蛋白酶解物接触,然后富集糖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479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渗漏平屋顶楼盖通用预应力空心板瓦
- 下一篇:研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