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顶管位移偏差的纠偏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25635.7 | 申请日: | 2015-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705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金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028 | 分类号: | F16L1/028;F16L1/06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4111 | 代理人: | 奚志鹏 |
地址: | 24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位移 偏差 纠偏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顶管位移偏差的纠偏施工方法,尤其涉及通过垂球及顶管外挂调整骨架及卡栓来完成纠偏过程的一种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市道路施工中,随着市政工程的不断增多,对埋设于地下的管网工程在施工中如何减少对道路交通、周边构筑物及周边居民的影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面环境的影响,在地下管线的铺设与改造中,非开挖施工技术越来越多受到重视。作为非开挖技术中近几年采用的顶管施工技术广泛用于城市道路管网改造工程中,但混凝土顶管在顶进的过程中由于受力的不均匀及顶进方向的不同,造成顶管的位移偏差,如何控制在顶进过程中位移的偏差,是施工中的控制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顶管位移偏差处理技术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顶管位移偏差的纠偏施工方法。本发明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在顶管预制时,在顶管3的端头预埋长度为5cm的钢筋卡栓4,所述钢筋卡栓4均布在所述顶管3的四周,所述顶管3的上端设有挂垂球5的挂勾6。
(2)制作外挂钢筋骨架1,所述外挂钢筋骨架1的宽度与所述顶管3的壁厚一致;在外挂钢筋骨架1内圈上焊接钢筋骨架挂勾2。
(3)在顶管3上部上悬挂垂球5。
(4)在顶管3顶进过程中,通过垂球5的左右位移摆动及纵向位移偏差来判断顶管的位移偏差。
(5)在发生左右位移偏差时,在所述顶管3前进的作业面,开挖一定的工作面,安装所述外挂钢筋骨架1及钢筋骨架挂勾2,所述外挂钢筋骨架1挂在所述钢筋卡栓4上,卡栓为相扣设置,通过旋转所述钢筋骨架挂勾2,使钢筋骨架挂勾2与所述钢筋卡栓4紧紧卡住,采用撬杠在左右位置缓慢撬动所述外挂钢筋骨架1的内侧,撬动位置当所述垂球5的方向及左右偏差跟上一节顶管纵平面相同时,停止撬动,在撬动的背面垫入速凝混凝土。
(6)当上下位置存在偏差时,采用在所述外挂钢筋骨架1上下相应位置进行撬动,使位置缓慢纠正过来,实现整个纠偏过程。
本发明方法安装操作简单方便,位移偏差每节均在控制范围内,不会造成较大偏差,控制偏差准确无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外挂钢筋骨架纠偏安装纵面图;
图2为本发明外挂钢筋骨架纠偏安装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顶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外挂钢筋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挂钢筋骨架;2:钢筋骨架挂勾;3:顶管;4:钢筋卡栓;5:垂球;6:挂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顶管位移偏差的纠偏施工方法。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在顶管3的端头预埋长度为5cm的钢筋卡栓4,钢筋卡栓4均布在顶管3的四周,顶管3的上端设有挂垂球5的挂勾6,在顶管3上部悬挂垂球5。
(2)制作外挂钢筋骨架1,外挂钢筋骨架1的宽度与顶管3的壁厚一致,在外挂钢筋骨架1内圈上焊接钢筋骨架挂勾2,钢筋骨架挂勾2相向设置焊接。
(3)在发生左右位移偏差时,在顶管3前进的作业面,开挖一定的工作面,安装外挂钢筋骨架1及钢筋骨架挂勾2,外挂钢筋骨架1挂在钢筋卡栓4上,通过旋转钢筋骨架挂勾2,使钢筋骨架挂勾2与钢筋卡栓4紧紧卡住,采用撬杠在左右位置缓慢撬动外挂钢筋骨架1的内侧,撬动位置当垂球5的方向及左右偏差跟上一节顶管纵平面相同时,停止撬动,在撬动的背面垫入速凝混凝土。
(4)当上下位置存在偏差时,采用在外挂钢筋骨架1上下相应位置进行撬动,使位置缓慢纠正过来,实现整个纠偏过程。
本发明通过一种装置和调整位移偏差的施工方法来实现,此装置设置于顶管的施工管道前端,在顶管预制的过程中在顶管的上部预插入小勾,采用悬挂垂球来查看顶管的前进的高差及左右方位偏差,随着顶管不断的延伸,每节在顶进到对应位置后,通过前后顶管的垂球的对中来查看顶管的偏位情况,若存在偏位,在前进顶管的端头,安装钢筋外挂架,外挂钢筋架卡在顶管端头,通过左右及上下缓慢撬动外挂架上的撬环,使顶管缓慢移动,纠偏过程完成后卸下钢筋外挂架,继续顶进。
此施工方法简单易操作,在顶管前进操作面小、空间有限的条件下,使顶管的偏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调整起来方便可行,节省人力物力。运用此施工方法,只须1-2人即可完成纠偏过程,效果显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56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光扩散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球泡灯(葫芦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