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复杂连接结构非线性分析的螺栓预紧力施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25889.9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472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叶建飞;王凡;钟贵勇;裴鹤;舒茂盛;罗亨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赵云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栓预紧力 非线性分析 连接结构 施加 预紧力螺栓 螺栓轴向力 多点约束 工作效率 计算周期 力矩转换 位移计算 约束关系 传统的 加载点 螺栓轴 预紧力 加载 截断 平动 转动 改进 | ||
1.一种用于复杂连接结构非线性分析的螺栓预紧力施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螺栓预紧力力矩转换为螺栓轴向力;
步骤2:简化预紧力螺栓加载形式;
对螺栓和夹层受载方式进行工程等效简化,将螺栓和夹层简化为两根串联的不同截面面积的杆,确定螺栓预紧力位移的等效加载方式;
步骤3:螺栓轴向预紧力位移计算
螺栓的位移为:
夹层的位移为:
公式(1)、(2)中,P指螺栓轴向预紧力,L指夹层厚度,E1为螺栓材料的弹性模量、E2螺栓夹层材料的弹性模量,A1为螺栓光杆面积,A2为螺栓夹层的有效受力面积;
根据上面的原理,对多组不同预紧力、螺栓及夹层刚度下螺栓轴向预紧力位移数据进行拟合,得到螺栓轴向预紧力位移公式为:
δ=AT·{B}+D (3)
{B}={b0 b1 b2 b3 b4}T (4)
D=[9.8701 175.6836 105.6444 -0.6768 -12.6924]·{b0 b1 b2 b3 b4}T
公式(5)中矩阵[P]、{C}为
其中:
b0=P·L/(E1·π·r2) (6)
b1=P·L/(E2·π·R2) (7)
b2=P·L/[E2·(π·r2-π·R2)] (8)
b3=P·L/[E1·(π·r2-π·R2)] (9)
c0=L/r (11)
c1=R/r (12)
c2=(R-r)/r (13)
c3=L/R (14)
c4=L/(R-r) (15)
c5=t/(R-r) (16)
c6=t/L (17)
公式(6)~(17)中,R为螺栓头半径,r为螺栓光杆半径;
步骤4:将预紧力螺栓在任意一处截断,建立两个截面及其截面中点的约束关系,中点1与截面1、中点2与截面2间分别采用多点约束连接,中点与截面间约束其平动和转动,即Ux/Uy/Uz和Rx/Ry/Rz,Ux、Uy、Uz分别为坐标系中x、y、z方向的位移,Rx、Ry、Rz分别为坐标系中x、y、z方向的转动;再用MPC将中点1、中点2、加载点3连接,约束关系为:
U1x-U2x-U3x=0 (18)
U1z-U2z=0 (19)
U1y-U2y=0 (20)
步骤5:将计算螺栓预紧力位移δ施加到加载点3上,同时施加外载进行非线性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588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