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FC记录器内部通信控制的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26241.3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11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田泽;马城城;黎小玉;刘娟;李攀;杨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商宇科 |
地址: | 71006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fc 记录器 内部 通信 控制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软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FC记录器内部通信控制的实 现方法。
背景技术
光纤通道以其高带宽,低延时,高可靠等特点成为新一代航空电子系统的 主干网络。应用中需对光纤通道数据进行采集记录。为了可靠、快速的采集记 录光纤通道中的数据,FC采集记录器应运而生,FC采集记录器的内部通信控 制实现方法是指导FC采集记录器内部通信软件开发的关键,但是目前仍未发 现有效的对FC记录器内部通信实现控制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可指导FC采 集记录器内部通信软件开发的FC记录器内部通信控制的实现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为一种FC记录器内部通信控制的实现方法, 其特殊之处是: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远程控制模块和主控制器模块的通信;
1.1)根据当前的控制需要确定是否有远程控制模块;
1.2)当存在远程控制模块时,则远程控制模块作为主节点控制通信命令 传输;
1.3)当不存在远程控制模块时,则主控制器作为主节点,由软件控制通 信命令传输;
2)主控制器模块和FC数据采集模块的通信;
2.1)在主控制器模块和FC数据采集模块之间存在一段信息交互区,两端 模块共用一片相同的地址;
2.2)主控制器模块将命令写入,FC数据采集模块将命令读出;
2.3)FC数据采集模块命令执行结束后,再将命令执行结果写入,主控制 器从中读出命令执行结果;
2.4),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主控制器模块未收到FC数据采集模块返回 的命令执行结果时,则认为设备通信异常,设备故障。
3)FC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的通信;
3.1)FC数据采集模块先发送命令操作码,数据处理模块等待接收;
3.2)当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到命令操作码后,将操作码传回给FC数据采集 模块作为响应;
3.3)FC数据采集模块等待收到数据处理模块响应后,再继续传输命令操 作数,等待命令执行结果;
3.4)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命令,完成操作,将命令执行结果返回。
上述步骤1)之前,还包括步骤0)基础通信验证,确定RS422通信和PCI 通信的正确性;具体为:
0.1)在确定RS422通信时,由发送端发送数据Date,接收端等待接收;
0.2)当接收端收到数据后,判断是否和发送数据Date相同,若相同,则 将数据Date再发回给发送端,若不同则报错,基础通信异常。
上述步骤1.2)的具体步骤如下:
1.2.1)当存在远程控制模块时,由确定的远程控制模块发起命令操作, 主控制器模块接收命令操作码进行命令处理,再向FC数据采集模块发送操作 命令;
1.2.2)当所发命令是对FC数据采集模块的操作命令时,由FC数据采集 模块处理命令并返回命令结果;
1.2.3)当所发命令是对数据处理模块的操作命令时,则FC数据采集模块 将命令下发给数据处理模块,由数据处理模块处理命令并返回命令结果。
上述步骤2.3)之后还包括步骤2.4),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主控制器模 块未收到FC数据采集模块返回的命令执行结果时,则认为设备通信异常,设 备故障。
本发明提供的FC记录器内部通信控制的实现方法通过控制远程控制模 块、主控制器模块、FC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之间的通信,解决命令 和数据通信间冲突和不稳定的问题,指导FC采集记录器内部通信软件开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通信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FC记录器内部通信控制的实现方法,由FC采 集记录器系统架构确定各处理模块,当由软件控制FC采集记录器时,各处理 模块包括主控制器模块、FC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当由远程控制模 块控制FC采集记录器时,各处理模块包括远程控制模块、主控制器模块、FC 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
本发明提供一种FC记录器内部通信控制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62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