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危化品运输车辆的防撞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26677.2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65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2 |
发明(设计)人: | 高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华安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03 | 分类号: | B60R19/03;B60R19/12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380 天津市滨海新区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危化品 运输 车辆 防撞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载防撞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危化品运输车辆的 防撞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危化品运输车辆交通事故屡见不鲜,如何保障危化品运输车辆 的交通安全,成为公安交警、交通、安监等部门的工作重中之重,当前危化 品运输事故占总体交通事故的比例不高,但是在损害结果上却呈现出扩大趋 势,统计结果显示,危化品事故个案的致死率达33%,比普通事故的致死率 高出约12~13个百分点,危化品运输车辆在发生后方车辆追尾事故后,危 化品卸载更加困难,有巨大的安全隐患,而一旦在危化品事故中发生泄漏, 将造成空气水气污染、人员大规模疏散等应急事件,次生危害很大。因此, 亟需一种能对危化品车辆后下部形成防护的设备。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吸能 装置结构强度不高,没有合理的布局,吸能效果不佳,尤其是对于载重量较 大的危化品运输车辆来说,在受到撞击时不能很好地吸收能量,效果甚微,若 要提高缓冲吸能效果,则只能制成体积庞大,结构复杂的大型缓冲吸能装置, 不仅过多了增加了车辆的自重,而且由于缓冲吸能装置安装在车辆后部,因 此还增大了车辆转弯半径,不易行车,存在不安全因素。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危化品运输车辆的防撞器,解决了现有 技术中吸能装置结构布置不合理,吸能效果不佳,达不到很好的安全防护目 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危化品运输车辆的防撞器,包括防撞罩总成和安装在防撞罩总成内 的吸能装置;所述吸能装置包括框架以及包覆在框架外的外壳;所述框架内 通过数个支撑件组合安装成吸能单元保持架,在该吸能单元保持架上安装有 若干吸能单元和若干吸能单元替代模块。
进一步,所述防撞罩总成包括防护罩和横截面为矩形的防撞框架;所述 防护罩安装在所述防撞框架上迎向撞击载荷的一侧;所述防护罩包括具有折 叠缓冲部的罩体、以及罩体上用于与所述防撞框架连接的安装板;所述罩体 内设有载荷分配压板。
进一步,所述吸能单元包括壳体和壳体内安装的吸能组件;所述吸能组 件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吸能组件的内衬。
进一步,所述吸能组件包括圆筒状的吸能管和锥状的抗压帽;所述抗压 帽为中空结构,其各面上均设有防护层,且抗压帽外径大的一端端面为平面; 所述吸能管外表面为锥面;所述抗压帽外径小的一端插入所述吸能管薄壁 端。
进一步,所述吸能管采用铝镁合金制成,所述抗压帽采用Q235钢或Q236 钢制成。
进一步,所述抗压帽的锥度值为75±5°。
进一步,所述吸能单元在竖直方向上布置三排,每上下相邻两排的吸能 单元截面呈品字形状。
进一步,每排上两相邻的所述吸能单元之间均设有所述吸能单元替代模 块。
进一步,所述支撑件包括横梁、以及该横梁下端等间隔设置的支撑板、 以及横梁下端设置于每两个支撑板之间的长分隔板;所述长分隔板与其两侧 的支撑板间距相等;所述横梁的一端设有对接部,该对接部伸出所述长分隔 板;在所述横梁上端,对应每块所述长分隔板、以及每块所述支撑板都设有 短分隔板。
进一步,所述支撑板垂直于所述横梁;所述短分隔板和所述长分隔板均 垂直于所述横梁,且每块所述长分隔板与其相对应的所述短分隔板都处于同 一平面内。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危化品运输车辆的防撞器具有以下 优势:
1)结构设计合理,加工、装配简单,防护罩总成本身具有一定的结构强 度,能在轻微碰撞时起到很好的缓冲防护作用,当又能够在受猛烈撞击,冲 击力达到一定限度时,按照预先设计的方式溃缩,由其内部加装的吸能单元 进行碰撞冲击力能量的缓冲。吸能装置的外壳用于对内部的各组件形成防 护,框架用于固定由数个支撑件组合安装成吸能单元保持架,吸能组件中的 吸能管在受冲击时会先于抗压帽损坏,并且,吸能管按照预定的溃缩方式进 行溃缩,确保吸能装置的吸能缓冲效果,有效保证车辆安全。
2)支撑件在安装吸能单元时非常方便,在支撑板、长短分隔板、横梁 同时固定下,吸能单元固定效果好,支撑件不易产生变形,并且保持各吸能 单元的间距恒定,以达到碰撞时最佳的吸能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华安科技(天津)有限公司,未经中交华安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66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