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钒液流电池容量恢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27447.8 | 申请日: | 2015-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68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史丁秦;张华民;李先锋;孙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M10/44 | 分类号: | H01M10/44;H01M8/1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钒液 流电 容量 恢复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钒液流电池容量恢复方法,特别是为了解决全钒液流电池长期运行时因正极五价钒的累积而使电池容量衰减的问题。本方法可以在电池充放电任意过程中,向正极电解液中添加适量硫酸亚铁铵,目的是用硫酸亚铁铵与正极电解液中的五价钒离子发生反应,将五价钒离子还原为四价钒离子,恢复电池容量。本发明通过在正极电解液中添加适量的硫酸亚铁铵作为还原剂,解决电池长期运行时五价钒的累积问题,以最终解决容量衰减的问题,实现电池的长期稳定运行和电解液的高效利用。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原料简单易得,成本低,且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全钒液流电池容量恢复方法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全钒液流电池是一种新型的储能系统,与传统的储能方式相比,具有充放电响应速度快、充电容量大且可调节、电池效率高、电池结构简单等特点,在能源存储方面尤其是再生能源的固定存储具有突出的优势。全钒液流电池的正负极电解质溶液中分别含有V(Ⅴ)/V(Ⅳ)、V(Ⅲ)/V(Ⅱ)钒化合物的溶液,它不仅是能量存储的活性物质,更是全钒液流电池储能及能量转化的核心。全钒液流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发生如下反应:
正极:VO2++H2O→VO2++2H++e
负极:V3++e→V2+
由于钒离子的互串及副反应的不断发生,电池长期运行后,正极电解液中的钒离子可能主要为VO2+,负极电解液中的钒离子主要为V3+,导致正负极电解液中有效钒离子量的失衡,电解液无法正常被利用。因此,解决这个问题,对液流电池的容量保持及系统寿命有着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钒液流电池正极电解质溶液的容量恢复方法,解决容量衰减的问题,实现电池的长期运行和电解液的高效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于放电后或放电过程中的全钒液流电池正极电解液中添加硫酸亚铁铵,硫酸亚铁铵作为还原剂与正极电解液中的五价钒离子发生反应,使五价钒离子还原为四价钒离子,恢复电池容量;
主要反应式如下:VO2++e→VO2+。
放电后或放电过程中的正极电解液中五价钒的浓度为0.1-2mol/L,硫酸浓度为1-5mol/L。
正极电解液中加入硫酸亚铁铵的浓度为0.005mol/L-1mol/L;优选于0.01mol/L-0.9mol/L;更优选于0.05mol/L-0.7mol/L;最优选于0.2mol/L-0.4mol/L。
还原剂可以在电池正常充放电过程和/或电池停止运行后加入正极电解液中。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电池充放电任意过程中,向正极电解液中添加适量硫酸亚铁铵,目的是用硫酸亚铁铵与正极电解液中的五价钒离子发生反应,将 五价钒离子还原为四价钒离子,恢复电池容量。本发明通过在正极电解液中添加适量的硫酸亚铁铵作为还原剂,解决电池长期运行时五价钒的累积问题,以最终解决容量衰减的问题,实现电池的长期稳定运行和电解液的高效利用。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过程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操作简便,无需辅助设备。使用的还原剂,安全、无污染,且原料易得,价格便宜,成本低还原剂使用量少,不会对电池性能产生影响,适合工业化生产和控制。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无添加剂与添加还原剂之后充放电曲线对比图;
图2实施例1无添加剂与添加还原剂之后电池效率对比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744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