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27683.X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08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于宙;刘杰;王智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11270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梅香;张颖玲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息处理 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打开红外光源,形成红外光;采集基于可见光和所述红外光形成的第一图像;采集基于可见光形成的第二图像;确定可见光保留系数;利用所述可见光保留系数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形成第三图像;对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三图像进行同步相减,形成第四图像;所述第四图像用于对识别对象进行特征识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且,生物特征可用于进行很多操作的密钥。例如,通过生物识别技术提取用户的生物特征,利用该生物特征作为登录某些账号、网页或执行支付、转账等操作的密钥。若利用生物特征作为上述密钥,就要求精确的进行生物识别。以下以人脸识别为例,进行说明。在现有技术中引入了红外光摄像头来辅助进行人脸识别,具体可包括:
连续采集两帧图像,分别为A帧和B帧;
A帧是在红外光打光周期内采样形成的图像;
B帧是在红外光熄灭周期内采集形成的图像。
将A帧与B帧做帧同步相减得到C帧。
C帧上的图像可以消除很多背景噪音,方便人脸在红外补光的情况下凸显出脸部特征。
但是目前的情况是需要将红外光源集成到电子设备中,为了实现电子设备的低成本和轻薄化,红外光源的尺寸一般很小,成本也很低。这样红外光源即便打开补光效果也非常有限,这样的话,即便进行红外补光依然不能很明显的图像所需识别的特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以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待识别的特征凸显困难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打开红外光源,形成红外光;
采集基于可见光和所述红外光形成的第一图像;
采集基于可见光形成的第二图像;
确定可见光保留系数;
利用所述可见光保留系数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形成第三图像;
对所述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三图像进行同步相减,形成第四图像;
其中,所述第四图像用于对识别对象进行特征识别。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确定可见光保留系数,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图像与所述第二图像之间的亮度差;
基于所述亮度差确定所述可见光保留系数。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二图像的可见光保留区域;
所述利用所述可见光保留系数对所述第二图像进行图像处理,形成第三图像,包括:
在可见光保留区域,基于所述可见光保留系数进行可见光去除操作,形成所述第三图像。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确定所述第二图像的可见光保留区域,包括:
分析所述特征识别的处理要求,形成分析结果;
根据所述分析结果确定所述特征识别作用的区域,并将所述特征识别作用的区域确定为所述可见光保留区域。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确定所述第二图像的可见光保留区域,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76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