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筒形物料成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27839.4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43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徐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创丰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3/00 | 分类号: | B21F3/00;B25B5/04;B25B5/14;B25B5/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物料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丝成形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筒形物料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将多根钢丝整体扭曲缠绕形成特定的形状,如筒形结构,上述结构需要专用工具进行制作,同时保证钢丝整体结构的稳定。进一步采用钢丝作为骨架,在骨架内外层和外层分别复合其他材料制备筒形结构的物品,也是需要专用工具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筒形物料成型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筒形物料成型装置,包括:中轴,均设置在所述中轴上的引线盘和扭线盘,扭线盘设置两个并紧贴在一起,扭线盘和引线盘的圆心处均套设在所述中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线盘周向边缘设置有若干个卡槽,所述引线盘上设置有若干个贯穿所述引线盘的引线孔,两个扭线盘能沿中轴相对旋转,扭线盘配套设置一个卡盘钳,所述卡盘钳设置有两个带有半圆形钳头的钳体,两个钳头能够形成与所述扭线盘形状吻合的圆环,所述圆环内侧壁设置有若干个凸部,所述凸部与所述扭线盘上的卡槽位置一一对应。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扭线盘周向边缘均匀排布有若干卡槽,所述卡槽为圆弧形结构。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圆弧弧度在180°-270°范围内。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卡槽边缘开有刃部,同一组的两个扭线盘上的刃部紧贴在一起形成剪刀口。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钳体还设有与所述钳头连接的手柄,钳头和手柄连接的位置带有铰接孔,两个钳体通过铰接孔铰接在一起。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卡盘钳上的凸部能够卡入到对应的卡槽内。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引线孔在所述引线盘上环绕其圆心一圈排布,所述引线孔数量与所述卡槽数量一致。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扭线盘与引线盘之间的中轴上还套设有限位套筒,所述限位套筒与圆柱形结构。
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套筒上设置有加热层。
本发明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卡槽为圆弧形,契合了钢丝的横截面形状,同时弧度范围的设置保证钢丝容易卡入,但不容易脱离。
(2)扭线盘相对引线盘转动,可以灵活的实现钢丝的扭结成型,同时同一根钢丝相对引线盘上的引线孔错位放入扭线盘位置不对应的卡槽内,可以预先对钢丝进行扭曲,然后在通过扭线盘相对引线盘转动若干周圈实现缠绕的目的。
(3)相对设置的扭线盘和引线盘以及两端分别卡入不同组扭线盘卡槽内的钢丝整体上形成一个圆筒形结构,然后通过扭曲可以形成需要的钢丝筒形形状。
(4)卡盘钳通过其圆环结构的两个钳头箍紧,可以将钢丝锁紧在卡槽内,同时通过握住手柄旋转形成扭线盘与引线盘的相对转动,进而对钢丝进行缠绕。
(5)限位套筒补充了中轴径向尺寸,可以辅助钢丝在缠绕过程中沿径向收缩的最小尺寸,同时通过在限位套筒外周缠绕塑性材料,可以让塑性材料预先形成筒形结构,使钢丝以骨架的作用缠绕在塑性材料上。
(6)限位套筒外表面上的加热层可以对塑性材料进行加热,保证其形成一定的软化或熔融,让钢丝在缠绕后嵌入到塑性材料上。
(7)凸部使得卡盘钳能够卡住卡槽内的钢丝,也能够卡住扭线盘并带动其旋转。
(8)同一组扭线盘上相贴的刃部形成的剪刀口将钢丝切断。
(9)扭线盘外侧设有钢丝卷,退绕下来的钢丝逐根穿过卡槽,并进入到引线孔内,卡槽的结构方便卡入或取出钢丝。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去掉限位套筒后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带有限位套筒的中轴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卡盘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卡盘钳的工作原理图;
图中:1、中轴,2、扭线盘,3、卡槽,4、卡盘钳,5、钳头,6、凸部,7、手柄,8、限位套筒,9、引线盘,10、引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创丰精密五金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创丰精密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78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筋抗拉拔剪切装置
- 下一篇:中板的整形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