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以F-T合成产物生产沥青温拌用蜡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28603.2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38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孙剑锋;陈保莲;刘纾言;孙国权;孙鹏;张志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10G73/44 | 分类号: | C10G73/44;C10G73/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汗 合成产物 蜡层 沥青 分解产生气体 无机盐 催化剂作用 抗车辙性能 沥青混合料 分离效果 加氢产物 加氢转化 气流通过 生产过程 生产设备 微小空间 正构烷烃 无溶剂 排出 生产 节能 携带 污染 安全 投资 | ||
1.一种以F-T合成产物生产沥青温拌用蜡的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一)加氢转化:F-T合成产物在催化剂作用下进行加氢转化,将其中的烯烃和含氧化合物转化为正构烷烃;
(二)发汗:包括以下过程:
(1)装料:以(一)得到的加氢转化产物为原料,加热熔化后在压力条件下掺入可分解生成气体的无机盐粉末,装入发汗装置;
(2)降温-恒温结晶:以2.0℃/h~4.0℃/h的速率将蜡层降温至原料滴熔点以下5℃~30℃的降温终止温度,并恒温一段时间;
(3)升温-恒温发汗:以1.5℃/h~3.5℃/h的速率升温;蜡层达到预定温度并恒温一段时间后停止发汗;在发汗过程中强制气流通过蜡层;
(4)精制:蜡上经精制后即为沥青温拌用蜡产品。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F-T合成产物中正构烷烃的重量含量为85%以上。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一)中加氢转化的操作条件为:反应压力3~10MPa、反应温度150~300℃、液时体积空速0.2~2.0 h-1和氢液体积比100~1000:1。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氢转化催化剂为Ni/Al2O3、W-Ni/Al2O3、Mo-Ni/Al2O3或W-Mo-Ni/Al2O3催化剂,催化剂中活性金属组分以氧化物计的重量含量为20%~70%。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盐粉末在发汗过程中分解释放出气体,且自身及分解产物均易溶于水。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盐选自铵盐、碳酸盐、碳酸氢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盐粉末的粒度为50~500目。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机盐粉末的加入量占原料重量的0.1%~10.0%。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的装料过程和步骤(2)结晶的降温过程中在蜡层上方施加气压,以抑制无机盐分解产生的气体逸出蜡层。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压为表压压力0.5~15.0个大气压。
11.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降温速率为2.5℃/h~3.5℃/h。
1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降温的预定温度为原料滴熔点以下10℃~20℃。
1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恒温阶段的时间为0.1~3.0小时。
1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在恒温的同时逐渐降低压力至常压;降压速率为0.1~150.0个大气压/小时。
1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升温的速率为2.0℃/h~3.0℃/h。
1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升温的预定温度为目的产品滴熔点-10℃~目的产品滴熔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2860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