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力螺栓及轴向力的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930234.0 | 申请日: | 2015-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20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严鲁涛;杨志鹏;邱杰;王晓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航天瑞莱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斯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L5/24 | 分类号: | G01L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62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力 螺栓 轴向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机械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测力螺栓及其轴向力的测试方法。一种测力螺栓,所述螺栓(2)包括螺栓头(2a)和螺杆(2b),螺栓头(2a)上开设内孔,并向螺杆(2b)部位沿伸,其特征在于螺栓(2)内固定有芯体(1),所述芯体(1)粘贴有应变片(3),芯体(1)一端固定在螺栓杆(2b)内,另一端固定在螺栓头(2a)内,紧固螺栓后能产生应变力,应变片(3)通过应变测试线(4)与应变测试单元(6)连接。本发明提供一种测力螺栓及轴向力测量方法,在螺栓内孔内安装粘接有应变片的芯体,芯体与主体螺栓紧密固定,可以直接通过芯体上的应变片得到应变值,测得螺栓的轴向力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测力螺栓及其轴向力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螺栓连接结构广泛应用于机械系统中,是最为常见的连接形式之一。在预紧力的作用下,螺栓轴向张力给予接触面产生摩擦力来达到接合紧固的目的。随着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螺栓连接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重要产品的敏感部位,螺栓连接预紧力的大小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如发动机中缸盖、连杆、主轴承盖、飞轮及曲轴皮带轮等重要螺栓的紧固质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动力性、安全性及可靠性,因此也存在相关的规范或标准予以明确要求;海上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各总成部件一般使用高强度螺栓连接,其螺栓的可靠性在整机安全工作方面中占关键作用;石油勘探工程中的缆绳张力监测、锚定负荷、牵引负载等测试预测,是勘探工作首要面对的问题;汽车等通用交通工具中,不同关键部件的装配力也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别;航空航天领域内的飞机引擎、弹射座椅、级间结合面、太阳能电池阵列、测试望远镜支撑等,均需要螺栓的可靠性连接予以保证;最为特殊的,火工品(武器装备)的悬架、支撑,以及火工品的地面试验,对连接面均有着极为特殊的要求。
现有螺栓的预紧力测试为扭矩法和转角法。扭矩法是指设定螺栓的最终扭矩,要求装配时通过扭矩扳手或风枪等工具,拧紧到设定扭矩,装配较为便捷。转角法先给定一个初始扭矩进行预紧,目的是消除螺纹之间的间隙,再增加一个或多个转角,达到设定的螺栓伸长量,以便精确地获得所需要的轴向夹紧力。然而,通过扭矩主要反应螺栓界面摩擦力,而摩擦力向螺栓轴向拉力的反算需要明确摩擦系数,在不同界面情况下,存在较大误差。螺栓连接后,由于环境的影响,如振动、温度、湿度等,可能产生预紧力的变化,如连接部位的应力松弛和局部变形,进而导致连接松动和滑移。螺栓连接后的预紧力监测也成为难点。
中联重科股份有限申请的专利CN103616118A“螺栓及其预紧力的检测系统、控制方法”,公开了一种螺栓及其预紧力的检测系统、控制方法。具体方案如下:在螺栓的光杆段的外表面上贴附应变片;在螺栓头上开设第一通孔;通过导线穿过第一通孔,以将应变片和测量机构电连接;对螺栓进行预紧,以使测量机构获取应变片的轴向应变ε,并根据轴向应变ε与预紧力F的关系式控制螺栓的预紧力F,以完成安装。虽然通过该项技术可以直接得到螺栓的轴向预紧力,但是由于导线穿过通孔,导线容易绞接,影响装配,应变随着温度变化无法得到补偿,同时也无法实现密封防潮的功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测力螺栓及轴向力测量方法,在螺栓内孔内安装粘接有应变片的芯体,芯体与主体螺栓紧密固定,可以直接通过芯体上的应变片得到应变值,测得螺栓的轴向力值。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一种测力螺栓,所述螺栓包括螺栓头和螺杆,在螺栓头上开设内孔,并向螺杆部位沿伸,螺栓内内固定有芯体,芯体内粘贴应变片,芯体的一端固定在螺栓杆内,另一端固定在螺栓头内,紧固螺栓后能产生应变力,应变片通过应变测试线与应变测试单元连接。
进一步地,芯体螺栓杆一端设有芯体螺纹,在螺杆内部位置设有相应的螺栓内螺纹,芯体与螺杆通过螺纹拧紧固定;
进一步地,芯体另一端面设有芯体安装面,芯体安装面上设置芯体安装槽,通过芯体安装槽拧紧芯体螺纹,将芯体与螺杆固定,安装后芯体安装面端处于螺栓头内部位置。
进一步地,安装面上设置芯体线孔,应变测试线穿过芯体线孔与应变测试单元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航天瑞莱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斯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未经天津航天瑞莱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斯达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02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携带物料的高稳定性承重型水平传动链
- 下一篇:智能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