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汽车检具碳纤维支架的柱形接头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31340.0 | 申请日: | 2015-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022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克里斯·惠德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赫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4 | 分类号: | F16C11/04;G01B21/00;G01D11/3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汽车 碳纤维 支架 接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检测领域,尤其是用于汽车检具碳纤维支架的柱形接头。
背景技术
汽车零部件冲压成型后,需要对其各项指标进行检测,而检测时需用检具进行。汽车检具是一种用来测量和评价零件尺寸质量的专用检验设备,在零件生产现场,通过检具实现对零件的在线检测,为此需要将零件准确地安装于检具上,然后通过目测,或测量表,或卡尺对零件型面,周边进行检查,也可以借助检验销或目测对零件上不同性质的孔及零件与零件之间的联接位置进行目检,从而保证在生产时实现零件质量状态的快速判断。现有的汽车检具支架的各部件均由金属制作,通过对金属原料的形状根据需检测的目标零件的数据进行铣削等工序加工,然后将支架各部件通过焊接等方式进行装配,再将检测装置安装到支架上,方可对目标零件进行检测。因而,传统汽车检具的金属支架不仅笨重、体积庞大、组装过程复杂,造成了成本高昂、运输不便,而且金属支架所用的各部件之间大多数为焊接连接,不便于更换和维修,一定程度上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用于汽车检具碳纤维支架的柱形接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用于汽车检具碳纤维支架的柱形接头,包括圆筒段和设于圆筒段下端的锥形段,其中:所述圆筒段的内部设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包括大径孔和设于大径孔下端的小径螺纹孔,所述大径孔的上端与圆筒段的上端面平齐,所述小径螺纹孔的下端与锥形段的底面平齐;
所述锥形段整体为上端直径大、下端直径小的圆台结构,所述锥形段底面的外径大于圆筒段的外径,所述锥形段的下端面为内凹的球面。
进一步地,所述圆筒段的外壁设有若干环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圆筒段从上至下依次分为第一连接段、中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中段通过下端的第二连接段与锥形段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的外径大于圆筒段的外径并小于锥形段下端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段上端的与第二连接段的连接处设有第二内倒角。
进一步地,所述大径孔的直径为12mm,所述小径螺纹孔的公称直径为5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的外径为16mm,所述中段的外径为15.6mm,所述环形凹槽的外径为15mm。
进一步地,所述大径孔的高度为15mm,所述圆筒段的高度为25mm,所述锥形段的高度为2.2mm。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段的圆台结构母线与垂线的夹角为15°。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段下端面的球面半径为29.5mm。
本发明使用时,将汽车检具支架的连接管从大径孔插入,然后将锥形段下端抵在固定部件的定位孔上,再将螺钉从固定部件下方穿过定位孔并插入小径螺纹孔内与连接管下端相连,即可实现连接管通过本发明与固定部件的连接和定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①本发明作为汽车检具支架的连接部件,在组装支架时,通过选择不同长度的连接管即可实现组装适用于不同汽车零件的支架,不仅结构简单、加工难度低、组装方便快捷,而且通用性高,极大降低了成本;
②本发明通过第一连接段和第二连接段的结构,增强了圆筒段上下两端的强度;
③本发明通过锥形段结构,使得本发明固定在其他部件上时更加稳定;
④本发明通过锥形段上端的第二内倒角结构,使得第二连接段与锥形段的连接处具有一定径向形变的空间,增强了径向的抗弯折强度;
⑤本发明通过圆筒段外壁的凹槽结构,提供了防滑功能,使得装配时更加方便;
⑥本发明通过设于锥形段下端弧形的第一内倒角结构,使得本发明可固定在表面为弧形的部件上,增强了产品功能的丰富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赫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赫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13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