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黄栌枯萎病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31411.7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4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游崇娟;田呈明;梁英梅;曹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43/54 | 分类号: | A01N43/54;A01N63/00;A01N25/02;A01N25/04;A01P3/00;A01G17/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喻蓉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黄栌 枯萎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林业病害防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林业植物的病原真菌的防治方 法,特别涉及一种黄栌枯萎病的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黄栌(CotinuscoggygriaScop.)又名红叶、黄道栌,漆树科黄栌属植物。落 叶灌木或小乔木,株高3~5m,秋季叶色经霜后艳红,是极具观赏价值和经济 价值的树种,尤其作为北京香山红叶景观的主体,吸引着大量的中外游客。然 而,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因感染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dahliaKleb.), 北京、山东等地黄栌出现了大面积枯死现象,其中北京香山公园内黄栌枯萎病 发病率高达46.2%,严重影响了香山的红叶景观。到目前,黄栌枯萎病已成为为 害黄栌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引起了广泛关注。
黄栌枯萎病是黄栌上的一种毁灭性的病害,为害轻者影响红叶景观,重者很 快死亡造成毁灭性破坏。黄栌枯萎病的症状形式多样,与寄主种类、寄主抗性 以及环境条件有关。感病叶片表现为2种萎蔫类型。黄色萎蔫型:在生长旺盛 的夏季,感病叶片自叶缘起向内逐渐变黄扩展至大部或全叶变黄,叶脉仍保持 绿色,最终大部分叶片脱落;绿色萎蔫型:发病初期,感病叶片失水萎蔫,自 叶缘向里逐渐干缩并卷曲,初期绿色干枯,后期变焦枯,通常不脱落,叶柄皮 下可见黄褐色病线。根、枝横切面的边材部分形成完整或不完整的褐色条纹, 剥皮后可见褐色病线,重病枝条皮下水渍状。
目前,对黄栌枯萎病菌的防治的方法主要有化学防治、农业措施、物理方 法等。由于病菌产生微菌核,在世界范围内至今仍然没有其解决防治技术问题。 如今对黄栌枯萎病的防治方法主要集中在选择无菌地栽培、种植抗病品种以及 土壤熏蒸、土壤暴晒、土壤漫灌以及生物土壤消毒等栽培管理措施。但是,选 择无菌地栽培的可操作性不高;在抗病育种方面,至今尚未出现较理想的抗病 品种;另外,土壤熏蒸因需要很高的经济投资,只适用于高产值的林木,并且 其会对环境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土壤曝晒和土壤漫灌只在部分地区适用。而 在室内与野外的药效试验中,发现萎菌净、多菌灵以及碧护等药剂可以在一定 程度上减轻发病,但野外防效仅为22.4%~66.2%,防治效果均不是很理想。综上 所述,目前还没有一种较为有效的防治方法来防控该病害。
树干注药法是将药剂注入到深达树干木质部位置的施药方法,是非常理想 的环境相容性的无公害施药技术。采用树干注药法,药剂被直接注入树体内, 不与周围环境发生接触,避免对环境污染,具有施药量少、防效高、见效快、 节水省力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防治林木钻蛀性害虫和其他林木病害中。将 树干注药法(又称吊针治疗法)应用到黄栌枯萎病的防治上是一个新的尝试, 将为最终建立黄栌枯萎病综合防治体系,有效防治该病害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 和技术支撑。
生物防治具有安全有效、无环境化学药剂污染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植 物病害的防治中。对植物树干注射生防菌药剂的方法时将生防菌药剂注入到深 达树干木质部位置,生防菌药剂直接注入树干内部,即避免了于环境接触,减 少施药量,又利用生防菌高效防治植物病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时针对现有黄栌植物的枯萎病防治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 种防治黄栌枯萎病的方法,本发明方法对黄栌植株注射抗枯萎病的生防菌药剂, 可以有效防控黄栌枯萎病的发生和蔓延,采用本发明方法处理的黄栌发病率低, 病情指数低,防治效果好,提高了对黄栌枯萎病的防治效率;并且应用本发明 方法解决了目前黄栌枯萎病化学农药、农业措施、物理方法防治难,黄栌枯萎 病蔓延快,防治难,防治过程中容易造成环境严重污染而生物防治现有技术空 白的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防治黄栌枯萎病的方法,包 括对黄栌植株注射抗枯萎病药剂。
其中,所述抗枯萎病药剂选择嘧菌酯水溶液或枯草芽孢杆菌水悬液。
特别是,所述枯草芽孢杆菌水悬液按照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将枯草芽孢杆 菌菌悬液加入到水中,搅拌混合均匀,稀释成枯草芽孢杆菌水悬液,其中所述 枯草芽孢杆菌菌悬液与水的重量份配比为1:150-700,优选为1:200-600;进一步 有选为1:400;所述嘧菌酯水溶液按照如下方法制备而成:将嘧菌酯与水混合, 溶解、分散均匀,即得,其中所述嘧菌酯与水的重量份配比为1:200-600,优选 为1:400-600,进一步优选为1:4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141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除草组合物
- 下一篇:灭幼脲微胶囊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