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阻燃吸油棉在审
申请号: | 201510933168.2 | 申请日: | 2015-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79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金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贝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2 | 分类号: | B32B9/02;B32B9/04;B32B3/24;B32B5/02;B32B3/20;B32B3/04;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阻燃 吸油棉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阻燃吸油棉。
背景技术
吸油棉是一类由惰性聚丙烯熔喷制成的纤维和无纺布经特殊处理后制成, 有效吸附液体并将之留住。吸附产品都是包裹在以线缝制的经表面活化处理剂 处理的聚丙烯纤维或无纺布中,外层布极其坚韧耐用,具有强大的毛细管吸收 力带来的极强的吸附性,从而吸收泄漏液体流向吸油棉,有效阻止了泄漏的扩 散,产品经绞、挤压后可重复使用,可以回收72%-90%的泄漏液。这种材质的 优点还有阻燃、不产生粉尘、无贮藏限制时间等。
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是新一代环保材 料,具有拒水、透气、柔韧、不助燃、无毒无刺激性、容易分解、色彩丰富、 可循环再用等特点。无纺布若置于室外经自然分解,其最长寿命只有90天,置 于室内在5年内分解,燃烧时无毒、无味、且无任何遗留物质,从而不污染环 境,宜于洗涤。它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通过各种纤网成形方法 和固结技术形成的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如多采用聚丙 烯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
吸油棉产品形式通常有吸油垫、吸油条、吸油卷、吸油枕、吸油围栏。吸 油卷是一种吸油能力较强的吸油棉,通常应用于大型泄漏事故中。但是,目前 吸油棉在的阻燃性能较差。特别是在漏油可燃区域如加油站,若发生汽油或石 油泄露容易造成火灾,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目前的吸油棉耐高温性能差,不能适应各工况的温度需求,尤其是在加油 站等易发生漏油爆燃的场所。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耐高温阻燃吸油棉,其不 仅对油质吸附能力强,而且具有很高的阻燃、耐高温性能。
本发明的耐高温阻燃吸油棉包括棉内层、包裹所述棉内层的亲油膜层、位 于所述亲油膜层外围的阻燃层及涂覆于所述阻燃层外围的耐高温涂层,所述棉 内层的厚度为20-40mm,所述亲油膜层的厚度为5-10mm,所述阻燃层的厚度为 2-5mm,所述亲油膜层上分布有若干个微米级微孔,所述亲油膜层的孔隙率为 60-85%,所述耐高温涂层上具有若干个纳米级吸油通道。
进一步的,所述阻燃层的厚度为3mm。
进一步的,所述耐高温涂层的厚度为1-5mm。
进一步的,所述吸油通道的孔径为5-100nm。
进一步的,所述亲油膜层(17)的厚度为5mm。
进一步的,所述棉内层(16)的厚度为30mm。
进一步的,所述微孔的孔径为100-200微米。
进一步的,所述微孔的孔径为150微米。
进一步的,所述亲油膜层的孔隙率为7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耐高温阻燃吸油棉,其不 仅具有高效的吸油效果,而且具有很好的耐高温阻燃效果,可耐高达1000度的 高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阻燃吸油棉的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阻燃吸油棉的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耐高温阻燃吸油棉的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棉内层,2-亲油膜层,3-阻燃层,4-微孔,5-耐高温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 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的耐高温阻燃吸油棉包括棉内层1、包裹所述棉内层1的亲油膜 层2及位于所述亲油膜层2外围的阻燃层3,所述棉内层1的厚度为20-40mm, 所述亲油膜层2的厚度为5-10mm,所述阻燃层3的厚度为2-5mm。
所述阻燃层3的厚度优选为3mm。本发明的阻燃层3能够有效阻止吸油棉燃 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贝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贝多环保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9331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